伸得出“拳头”抬得起“龙头”“一核两圈三带五区”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步入“大众旅游时代”。在今年的山东省临沂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在了“全域旅游”上,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临沂的旅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构建“一核两圈三带五区”旅游发展格局,集中建设一批龙头景区和精品线路,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不久前,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工作动员大会上曾表示,要发展全域旅游,“临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既有山水生态、地质地貌、温泉地热、田园风光等自然资源,又有历史文化、革命精神、民俗风情、古村古镇等人文元素,还有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商贸物流、城市建设等新型业态,都是发展旅游的好题材、好卖点。这么多的旅游资源,如此密集地分布在一个区域,对发展全域旅游是十分难得的。”
【战略解析】
“一核两圈三带五区”拉开临沂旅游发展新局面
如何利用好临沂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好临沂精品旅游品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作出科学谋划、安排部署,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旅游工作指明了方向。
据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临沂市将按照“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的要求,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着力优化空间布局,突出中心城区这个核心,大力发展环临沂都市休闲圈、环蒙山观光养生圈,加快开发沂河山水休闲带、沭河田园风光带和鲁南高铁旅游带,重点提升沂蒙红色旅游区、岱崮地貌旅游区、休闲农业旅游区、温泉养生区和奇石文化体验区,构建“一核两圈三带五区”的旅游发展格局。并同步编制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心城区要率先突破,重点开发建设水城、商城、镇山和中华孝文化园等特色资源,精心打造“一山、一水、一街、一城、一馆、一园”品牌,抓好一批特色街区建设,保护利用好孔庙、王羲之故居和天主教堂等一批历史文化景点。另外,要精心编制重点景区规划,注重搞好规划融合。
冲5A、提3A,“龙头”项目拉动全域旅游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临沂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看好。但缺乏响当当的大项目已成为临沂旅游的一个短板。
旅游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和“形象产业”,没有“龙头”项目,缺乏“招牌”产品,是不行的。只有“龙头”抬起来,全域旅游才能动起来、跑起来。为了打造龙头产品,今后,临沂计划对蒙山景区实行统一开发、整体包装,培育一批休闲度假、健身养生、艺术研修等单体项目,扩大蒙山旅游品牌影响力;对孟良崮、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暨省政府旧址等红色旅游景区实行联合开发、捆绑营销,争取整体创建成为国家5A级红色旅游景区;对天上王城、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等3A级以上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设施、提升档次,增强吸引力。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抓好总投资300多亿元的沂州古城、凤凰欢乐大世界、极地海洋世界等项目,院东头沂蒙风情小镇、岱崮军工小镇、兰陵酒镇、郯城马头古镇等30个旅游特色镇,以及红色传承型、自然风光型、民俗体验型等100个旅游特色村,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精品。
“3456”工程、互联网+旅游,让游客进得来
发展全域旅游离不开交通、服务等软硬件设施的配套和支撑。“十三五”期间,我市将重点抓好“3456”工程,即加快建设鲁南高铁曲阜至临沂段等“三条铁路”、岚罗高速等“四条高速”、岚济路等“5条快速干道”和BRT公交等6大城区出行系统,尽快形成广覆盖、网络化的旅游大交通体系。并完善提升临沂国际机场功能,增开国际航线,开拓中远程客源市场;修建一批旅游专线,建设一批乡村绿道、自行车慢道、健身步道,完善“快行慢游”路网体系。在中心城区建设市级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县区建设分中心,旅游强乡镇、特色镇和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同时,实施厕所改造工程,目前已新建、改建旅游厕所5778个,被表彰为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实施智慧引领工程;把“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理念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实施管理提升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