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朐县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挖掘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发展。自从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突破嵩山”战略,以建设“旅游名区、生态小镇”为目标,坚持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景区建设、旅游开发、生态农业、有机林果四轮协同驱动,促进传统农业、林业向新型的生态观光农业、林业转变、“门票经济”向新型的旅游经济转变,单一的景点旅游向综合的全域旅游转变、功能单一的生活居住型城镇向独具特色的旅游度假型城镇转变“四大转变”,高效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创建“无门票景区”为契机,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嵩山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有省级森林公园、市级风景名胜区—嵩山、全县第二大水库—嵩山水库,有山东海拔第一村—淹子岭村,有省级传统村落—北黄谷村,以及江北最大最美的水杉林区,但受个人经营、宣传推介等方面的影响,嵩山知名度和影响力不高,制约了嵩山的长远发展。该区立足嵩山实际,取消了嵩山境内所有景区的门票,率先打造了全省第一家无门票景区。取消景区门票,虽然政府收入减少了,但是为嵩山聚集了人气,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旅游,现在每逢节假日,潍坊、东营、淄博、青岛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去年以来,嵩山已接待游客二十万余人次。
改变以往单一的景点旅游,坚持全景化打造、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依托嵩山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环境,高效整合山、水、林、岭、村等旅游资源,在抓好嵩山寺核心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嵩山六条沟溜、各个村落的特色,按照“一溜一特色、一村一品”的思路,有重点、有计划的打造和开发各条山溜及村落,突出抓好北黄谷传统村落、齐鲁最美田园——淹子岭村、龙虎山居—常家溜村等村落的开发推介,推动了嵩山向全域旅游发展。2015年5月份,北黄谷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已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
以发展农家乐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2014年编制完成《嵩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嵩山景区概念性规划》《嵩山旅游小镇概念性规划》《嵩山省级森林公园规划》以及镇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好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新修环湖路等3条全长近20公里的环山、环湖道路。2016年3月份,开工建设投资1500万元、全长30公里的西部环山路,目前,已完成路基施工。道路建成后将使西部环山路与东部环湖路、滨河路相互连接,形成一条闭合的嵩山旅游环线。投资300万元,新建2万平方米的镇区文化广场1个。加快嵩山旅游度假小镇建设步伐,一期工程——暖水河村安置楼建设项目,已组织群众交房;二期—总投资2亿元、占地80亩的旅游度假公寓项目,已完成土地招拍挂,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镇区的生活居住条件。
把发展农家乐作为实现嵩山旅游大发展的突破口,制定“嵩山人家”农家乐发展意见,出台扶持政策,对农家乐经营户在证件办理、培训方面等给予扶持,对标准户给予3000元补贴。成立嵩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嵩山人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指导农家乐经营户从改厨改厕入手,狠抓饭菜质量和环境卫生,推进农家乐规范提升、抱团发展。以建设“最美乡村”为目标,不断探索“农家乐”旅游发展新模式,抓好果蔬采摘、山野运动、农业休闲、民俗体验旅游。
以发展蜜桃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发挥嵩山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和种植经验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嵩山蜜桃等特色农业,全区蜜桃种植面积发展到4万亩,佛手瓜发展到1万亩,山楂、芸豆、西红柿、紫薯等高山蔬菜发展到2万亩。设置蜜桃、蔬菜采摘园30多处,举办了“首届蜜桃采摘节”和“蜜桃姐姐”评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采摘活动。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形成了“春赏花、夏摘菜、秋采果”的休闲农业观光基地。今年,嵩山被评为“山东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搞好古村落、古遗迹、古树名木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风民俗的传承保护,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一体化发展。把乡村文化活动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相继举办了“美丽相约齐鲁嵩山”城市旅游小姐走进嵩山和“齐鲁嵩山”首届文化旅游节、“首届蜜桃采摘节”等大型文艺演出8场次,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质。2015年,嵩山被评为“山东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和“山东最美旅游风情小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