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洪杰 报道
本报济南10月16日讯 10月17日是第23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的第二个国家扶贫日。今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消除贫困,我省已先后组织3万多人到基层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进村扶贫见成效。同时,在财政专项资金普遍压减的情况下,我省大幅度增加了专项扶贫资金,由2011年的8000万元增加到今年的8.45亿元。
省农业厅副厅长王登启介绍,2014年山东首次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省委对各市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省领导小组每年与各市政府签订扶贫开发工作责任状。省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是我省把农村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的一项创举。全省各级先后组织3万多人到基层贫困村任职第一书记。
据了解,上一轮584个省派第一书记帮包村,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74元;96.58%的扶贫对象实现收入翻番,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全部实现脱贫;584个贫困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8.78万元,有129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今年,省委、省政府又组织开展了新一轮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从省直部门选派34名正处级干部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挂职县委副书记,选派609名干部帮包贫困村,省直9个部门选派干部组成东平湖区整体脱贫工作队,各有关市县也进一步加大了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力度。
围绕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确定在省定贫困村实施行业扶贫“五通、十有”项目建设。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共在3035个省定贫困村内投入省级以上资金近50亿元,通过开展千村公路扶贫、千村扶贫健身、农村饮水安全、文化小广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行动,省重点扶持贫困村的路、水、电、医疗、文化、健身、环境卫生、村两委办公场所等均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下一步,我省将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将贫困村、贫困户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社会扶贫和精准扶贫有效结合。政府还将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吸纳就业、捐款捐物等形式扶贫,协调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并给予贷款支持、财政贴息。另外,将尽快成立山东省扶贫开发基金会,组织开展募集款物、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据了解,按照2013年底农民人均收入3322元省定标准,我省对全省7万余行政村、7000多万乡村人口全面识别,共识别出省定贫困村7005个、贫困人口519.5万人,并完成建档立卡、基础信息录入数据库等工作。目前,正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方案,全面落实精准化、个性化帮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