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评论 > 正文
   

“文学创作”专业能否培养出作家?

2014-11-05 14:43:31  |  来源:河北日报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增一个硕士专业方向——“文学创作”,并聘请格非、严歌苓、李洱等知名作家出任导师。此前,北大、复旦等名校也曾开设写作专业,但高调喊出“培养作家”的,北师大还是独一家。(据《人民日报》11月3日报道)

  一种有益尝试
  笔者不敢说大学一定能培养出作家,但开设“文学创作”专业无疑是一种有益尝试。
  对一个作家而言,教育背景和学术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诚如著名作家王安忆所说:“大学不一定能培养出作家,但一个作家如果能受到高等教育,一定是好事。”
  确实,作家不是单凭培训机构就能培养出来的,但作家的成长需要经过艰苦而严格的训练,尤其是一些类型文学,其创作有大量的成规与惯例,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升级。北师大的“校内导师+作家导师”、“学术课程+写作训练”培养模式,颇具创新性,对提高学生基本写作技巧和文学素养,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高水平的文学创作,必须兼具“专业技巧”与“生活趣味”。在这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实各有专擅——公众实在没有必要对“文学创作”专业进行过多的质疑甚至否定。 □黄春景
  扎根生活更重要
  北师大开设的“培养作家”研究生班,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技巧,但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扎根生活远比技巧学习更重要。
  不妨看看一些著名作家,他们当中不少人并没有接受过所谓的专业化的文学培训:鲁迅先生学的是医学,却成了文学巨匠;老舍先生是文学大师,却没有上过大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也仅仅是小学毕业……对于作家而言,技巧永远不是第一位的,内在的灵感、厚重的生活积累,扎根大地的赤子情怀、人文素养,才是最为重要的创作能力,才是最实用的“写作技巧”。
  “生活是最好的创作源泉”。扎根生活才能获得更多的习作素材,激发更多的写作灵感。引导更多的“未来作家”扎根生活、体验生活,远比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写作技巧、听名家讲二手生活体验更有意义、更有价值。□雷泓霈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芭蕾舞也可以“泼辣”
下一篇:仅限学霸的秋游,并非想象中不堪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