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评论 > 正文
   

高考乱象揭示“技术反作弊”靠不住

2013-06-10 10:30:10  |  来源:观点中国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65日至68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全程直击榆树高考,发现“史上最严高考安检”下,部分考生试图舞弊的“决心”仍禁而未绝。为了将俗称“作弊器”的耳机及接收盒带进考场,考生的鞋底、腰间甚至卫生巾里,都可能“大有玄机”。(69日《中国青年报》)

     恐怕没有比这更大的讽刺了。5月中旬吉林宣布“无声高考”,这一高考的最大利器是金属探测仪,相关部门声称其之严格连戴金属搭扣的胸罩也难以通过。如今呢?却被作弊器缝进卫生巾给破解了。这样狗血的剧情出现在现实中,让人大有无地自容之感。

    然而,今天的狗血剧情并非没有预兆。在吉林省宣布实行“无声高考”之际,就有专家指出,过激的手段不仅会伤害考生尊严,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古人有句话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技术再严也有漏洞:“也许到医院检查时戴的真的金属牙套,但是开完证明也可以换成作弊工具。”这是当时报道时,家长指出的。

    事实正是如此,规定实施之后,跑去医院开证明的大有人才。5月下旬,吉林省人民口腔科的确掀起了一个长春地区考生集中开证明的高潮。尽管医生说会秉公处理,但复检后文件仍然认定有21人“准备利用假牙进行高考作弊”。可以说,用技术来反作弊,就像打补丁式反腐,尽管手段不断翻新,但顾此失彼总会让漏洞也跟着越来越多。

    榆树高考的乱象证明了单纯靠技术来反作弊是行不通的。而榆树之所以有那么多舞弊行为,根本原因就在于惩处的匮乏。实际上,早在多年前吉林省松原就爆出过高考黑幕,其无疑与松原类似,历时多年以至于“高考前找人‘买答案’,在榆树已是公开的秘密。”而当作弊器材广告都堂而皇之的登上当地报纸,老师也成为营销作弊工具中的一员,只能说明了当地部门的不作为。试想,如果做好严查和严打,对参与作弊的绝不姑息,敢参与其中的还有那么多吗?

    当确保高考神圣与公平的惩处力度缺失,通过技术来反作弊只能是不断升级,可笑的是相关部门给予了考生锻炼的机会:进考场被发现了,只不过出来将作弊器摘下;作弊被发现了,不过明年再考。面对今年的卫生巾作弊,真不知道明年当地部门要想出什么更高级的应对方法呢。

    子不教父之过,当一个地方的考风坏成这样,相关部门绝对逃脱不了责任。因此,与其继续忙着升级设备,不如从现在开始就来一次整风运动,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正如那句话乱世用“重典”,是的,不是“技术”。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内外兼修的“冲突”营销
下一篇:轿车“开锅”弃路边 司机取水掉水沟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