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马欣妮 通讯员 鲁铭 刘超
民营经济是区域发展的活力源泉。近年来,岱岳区始终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政策精准滴灌、服务提质增效、党建引领赋能、村企协同共赢等多维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激发民营企业敢闯敢干、茁壮成长的蓬勃生机,为“强、富、美、优”新岱岳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筑基,助企纾困添底气。岱岳区持续强化政策宣贯,全面落实省市稳经济、促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构建覆盖政策性资金申报指导、融资支持、资金补助、账款清理等多领域的政策体系,着力提升企业政策受益率。线上,各级惠企政策被生成二维码,通过岱岳融媒“政策推送”栏目、区政府网站等平台广泛宣传;线下,开展“送政策、谋项目、争资金”政策宣贯月活动,指导帮助山东康盛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泰安科鼎特工贸有限公司分别获批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30万元、438万元。印发《惠企政策汇编》,通过企业服务专员面对面上门讲解、惠企政策赶大集集中宣贯,将各类惠企政策精准送达企业。同时,开展金融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等专项对接活动20余场次,助企贷款达922.5亿元,较年初增加106.5亿元;组织招聘活动56场,为市场主体达成就业意向6000余人;推动科技研发投入11.63亿元,占GDP比重达3.06%,位列全市第一;降低办电成本,实现全区160千瓦及以下民营企业低压接入电网,受益企业达309家,其中2025年受益118家。
服务升级,为企减负增效能。岱岳区聚焦“园区事园区办”改革,全力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政务服务品牌。数字赋能让审批更快捷,推广“云代办”“智慧勘验”服务,通过远程视频连线、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将勘验时限从1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15分钟。截至目前,岱岳区已为腾宇重工等重点项目提供“云代办”服务超400人次;机制创新让流程更顺畅,推行告知承诺制、工业项目设计标准化审查,优化跨部门并联审批流程,数百项审批事项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办结;服务前置让体验更暖心,组建专业帮代办团队提供“一对一”超前指导,落实延时预约服务和政务售后回访机制,累计办理园区相关审批数千件,办结率与满意度均达100%,多项改革做法获省市认可推广。同时,岱岳区全面梳理12345民生热线、服务专员走访、信访、网信等各渠道征集的涉企问题,依托为企协商平台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其中,协调架设高压蒸汽管道,解决西尼尔科技等18家企业生产用气难题的做法,被《山东新闻联播》报道。
党建引领,助企聚能促发展。岱岳区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山东长鑫物流集团党支部作为全市基层党建示范点,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在一线司机中发展党员,设立6个党员先锋岗和4辆党员模范车,通过“安全·服务”标兵大比武等活动激发员工活力;企业投入300余万元建成红色“司机之家”,解决货车司机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其搭建的智慧物流平台和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入选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在党建引领下,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捐资30余万元助力公益事业,与村庄开展结对帮扶。此外,岱岳区根据荣誉资质申报要求,为企业梳理详细的材料清单并全程指导,帮助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申报“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企业”,彰显政企协同促发展的合力。
村企共建,以企兴农显担当。岱岳区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山东金兰乳业通过农牧循环模式,带动周边476人就业、6000公顷全株玉米种植,助农增收超3600万元;泰山茶溪谷将312个茶叶大棚无偿反包给村民,实现亩均采茶量提升35至40公斤,村民年均增收超3万元;巴富洛生态农业以“公司+园区+农户”模式带动千亩葡萄种植;永乐食用菌通过包销协议和分红机制,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碧霞春经贸与村庄共建合作社,将80%收益分给农户,形成了“以强带弱、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如今的岱岳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在这里扎根成长、发展壮大。岱岳区有关负责人说,将继续聚焦企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策落实与服务创新,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