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阳
“滨湖广场今年已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0余场,超10万人次参与。”近日,新泰市园林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新泰市滨湖广场摒弃单一的公园休闲场景,已经从市民消夏胜地升级为汇聚人气的“城市文化会客厅”。新汶龙柏园公园践行“公园+全民文化”的融合共享理念,规划2处健身活动区,改造文化展厅,内设音乐、舞蹈、美术、体育培训机构和文娱用品超市。公园广场打造集文化展示、社区集市、体育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广场,培训机构定期在广场舞台开展文艺汇演,成为新泰市以“公园+”模式赋能城市公共空间的生动例证。
20年前,新泰市凭借匠心独具的园林景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近年来,新泰市牢固树立“人民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开启融合发展的多元探索,全面推动绿地融合共享,大力实施绿色空间提升行动,创新以园养园模式,全力推进具有新泰特色的“百姓园林”建设实践,努力实现“园林属于人民、服务贴近生活、成果普惠共享”的目标,让新时期园林建设焕发出新生机。
新泰、新汶两城区共有23处大型公园广场及21处“口袋公园”,全部对市民免费开放。在3个公园绿地试点开放绿地草坪及林下空间,设置帐篷区域,进一步满足了市民游客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愿望。为做好“公园+”文章,新汶城建中心、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与市文旅局联合举办文旅新泰共享绿地音乐汇系列活动,设置“文旅集市、非遗体验、露营基地”三大专区,为共享绿地赋予文化内涵,倾力打造可看可玩的沉浸式公园新场景;与体育中心联合开展“国球进公园”活动,通过系统化布局,更新乒乓球台35张,新增乒乓球台17张,强化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建设,丰富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
过去,新泰是“为了草坪管市民”,如今,则转变为“为了市民管草坪”。新泰市创新城市绿地利用和管理模式,为城市绿地融合共享赋予更多公共性和开放性,推动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