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即墨:阶层“潮”聚乡村 共绘文化振兴“新”图景

2025-11-05 08:15:5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连日来,在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中,一群来自新社会阶层的文化使者正以独特的方式激活乡村文化血脉。他们中有坚守传统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有扎根群众的文艺爱好工作者;还有退休后重返热土的老校长;以“新阶层·在基层”为主题,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广场,用一场场生动的文化实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让艺术之美浸润人心。

  据介绍,龙山街道非遗资源丰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围绕传承经典文化、继承非遗匠心,通过技艺展示、互动教学进一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社会阶层中文化从业者的代表,以江志友、王承厚等街道新联会会员为代表的龙山街道“遇见非遗”志愿服务队,将非遗传承的阵地扎在基层最深处。

  这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组成的队伍,以“传承经典、守艺匠心”为初心,把榼子雕刻、竹编、剪纸等古老技艺带出工坊,送进校园课堂、走进社区广场,累计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等活动180余场次。每逢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佳节,提前收集群众意愿和需求,精心策划并开展相应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已吸引2万余人次村民参与,让非遗从“展品”变成了村民触手可及的文化生活。

  每年暑期,西程哥庄村文化大院总会响起熟悉的朗朗读书声。自2006年以来,退休校长江敦仁便在村委支持下创办了免费暑期辅导班。江敦仁从年轻时就一直与孩子打交道,很喜欢孩子,与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候他本身就会觉得很年轻、很快乐。

  在2022年的时候,曾任龙山中心小学校长江志林接过江敦仁老校长的“接力棒”,专职负责公益辅导班日常运转。二十载寒来暑往,这方小小课堂温暖了千余名农村孩子的暑假时光。朗朗书声年复一年在此回荡,成为“新阶层 在基层”最动人的教育注脚。

  每当夜幕降临,社区文化广场灯火通明,居民们手持扇子,村民们踏着动感的节拍,跳起自编自演的广场舞,整齐的动作、灿烂的笑容,勾勒出一幅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图景。其中,居民谭瞾晴和周君玲都是街道新联会的一份子,她们带领的龙山街道前东葛新葛美舞蹈队和东程哥庄百合舞蹈队,在即墨区2024年广场舞(秧歌)大赛决赛中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前东葛村和东程哥庄村的文化气息也非常浓厚,书香四溢的农家书屋、热闹有趣的文化大院、惟妙惟肖的非遗剪纸、连续开办18年的暑期公益辅导班共同构成了村里的公共文化空间,四点半公益课堂、文化艺术节、百姓微舞台、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着村民的文化生活。

  从非遗工坊到乡村课堂,从社区广场到文化大院,新社会阶层的身影活跃在基层文化建设的每一个角落。新社会阶层以“扎根者”的姿态倾听民声;以“创新者”的思维激活传统,让“新阶层 在基层”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成为浸润乡土、温暖人心的文化实践,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李丹)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沂源:富锶果品“组团”进津
 
0
 
 
 
 
推荐资讯
山楂红了  果农笑了
山楂红了 果农笑了
“姜山”如此多“骄”
“姜山”如此多“骄”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潍坊举办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
以菌治菌 芋头试验田亩均增产500斤
以菌治菌 芋头试验田亩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