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利津:芦笋金蝉共生 土里土外增收

2025-04-18 08:22:4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近日,在利津县盐窝镇小牟里村的种植园大棚里,村民正在采摘头茬芦笋。“芦笋是一种多年生植物,种植一次能采收15年左右,每年3月到6月是芦笋采收期,每天早晨和傍晚采两遍,每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平均价格每斤7.5元,亩均效益能达到1.5万元以上。”小牟里村党支部书记胡培祯告诉记者。

  十几年前,小牟里村就有种植芦笋的习惯,当时市场行情差,卖不上价,后来改种传统作物,农户积累多年的芦笋种植经验也没了用武之地。2023年,为改变“小麦+玉米”传统种植模式,增加村民收入,胡培祯带领村民在小牟里村建起了两个芦笋大棚。

  与其他芦笋大棚不同,小牟里村的芦笋大棚里每亩地还埋入了2000多个金蝉苗。“芦笋根系发达,鲜嫩多汁,可以更好地为金蝉提供水分和营养。金蝉和芦笋都需要通风透光,保持湿润,在温度和湿度上有一定的共生性,可以同时管护。”胡培祯介绍:“明年到了金蝉盛产期,除了芦笋收益,预计每亩地还能有3000元的金蝉收入,一块地两份收入,加起来近20000元。”

  小牟里村这一模式的成功,开创了一条“土里土外”双向增收之路。盐窝镇决定通过跨村联建方式,在附近村大力推广,实现规模化种植。今年,该镇率先在小牟里村发展20个大棚,并辐射到周边6个村,一个村先行发展10个大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利津县着力打造具有利津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大力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4年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督查激励县,“田园牧歌”片区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今年以来,利津持续从“三农”出发,向“振兴”而行,以更强定力抓“三农”、促增收,激活共富驱动力,全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乡村建设成效、强村富民实效。

  党建赋能,激起乡村共富浪花。利津县持续加快推进共富乡村建设,深化党建引领共富乡村建设,整县制推进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加快共富公司、共富工坊等平台提质增量,年内再投入3000万元国有资金,助力不少于30个共富项目,实现年度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的村占比突破40%,带动农民增收、乡村致富。

  同时,积极探索推广土地托管服务等新模式,加快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精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大力推动产业富民、技能富民、政策富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大众日报记者 李明 通讯员 丰永梅 任万帅 报道)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帮助百余名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0
 
 
 
 
推荐资讯
高青:  樱桃丰收,果农笑迎“甜蜜”事业
高青: 樱桃丰收,果
“爱心姥姥”一路爱心接力
“爱心姥姥”一路爱心
“种菇达人”念活致富经
“种菇达人”念活致富
乡村“微工厂”助群众增收
乡村“微工厂”助群众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