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明
曾经的山亭区西集镇南河岔村,荒山环绕、发展滞后,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光伏板铺满山坡地,直播间里山货卖得火热,村民腰包越来越鼓。这是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蹚”出的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村的致富路。
过去南河岔村因交通不便,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何让村民尽快富起来?南河岔村的老党员们总结原因,村民想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在市、区第一书记的持续帮扶下,南河岔村配强了班子,选派优秀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村干部带动发展的能力。
面对村里3500亩荒山资源,新组建的村党支部大胆创新,引入山东普阳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生态资源交易中心将荒山转化为绿色资产,落地了总投资2.19亿元的南河岔普阳光伏站项目。该项目不仅为村集体带来每年40余万元的稳定收益,还撬动8000万元绿色信贷,为后续产业发展注入“活水”。如今,荒山变“金山”,光伏照亮了这个村村民的致富路。
南河岔村盛产花椒、芝麻、金银花、地瓜等,为了帮助农民将这些农作物及时外销,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建设了山货加工厂。通过“直播带货”培训,村干部化身“带货主播”,将花椒、小磨香油等农产品卖向全国。合作社+直播,让该村的山货“出圈”又走俏。
南河岔还与周边村组建了联合党委,统筹规划产业布局,通过整合各村闲置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发展规模化种植和乡村旅游,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在片区联合党委领导下,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既能领到分红,又能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年增收实现了近百万元的目标。
如今,南河岔村的故事还在续写——光伏板下种药材、荒山变身“花果山”、直播间里吆喝声不断……党建引领、片区共建、跨村联动、抱团发展,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