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牡丹区王浩屯镇西袁张村,50多岁的种蒜大户周永明蹲在自家10亩蒜田旁,盯着田边的柳树细细端详:“去年农历二月二柳絮就长成了,今年才刚刚冒芽,地温比往年要低,要等到清明节后天气转暖才能浇水。”这位种了30余年大蒜的“土专家”果断推迟农事,将原本惊蛰时节的返青水延至清明后。
“你看这蒜叶虽长得慢些,但叶鞘紧实、叶色深绿,这才是壮苗的样儿。”他轻弹叶片,露水顺着叶脉滚落成珠。与之相邻的程寨村,程志朋正用扁担挑着自制“营养水”为浇灌蒜田做准备——煮沸的柳树皮水兑上草木灰,是他应对春寒的独家秘方。“去年靠这土法子,8亩蒜田平均亩产干蒜2500多斤,5万元稳稳落袋。”
近年来,王浩屯镇将大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推广和品牌建设,为蒜农铺就致富路。镇政府定期邀请农业专家举办种植技术讲座,围绕春季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主题,为蒜农提供“田间课堂”培训。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技术指导活动10余场,惠及农户超1000人次。在收获季,镇政府积极联络各大农贸市场上门收购,优质大蒜供不应求。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