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乃春 通讯员 张大伟 王锦生)
近日,平原县举行暗剑智航无人机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这是今年德州市低空经济项目“首签”。“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18天,总投资15.6亿元,构建‘研发+生产’双轮驱动创新发展模式,项目涵盖无人机整机开发、飞控研制、AI智能等多项领域。
发展低空经济,平原县独具“天赋”。平原县拥有全市唯一正在运营的B类通用机场,是军、民航总局批准的全国475个通用机场之一。机场占地438.5亩,跑道长1000米、宽30米,停机坪15000余平方米,平行滑行道1100米、宽11米,跑道与平行滑行道通过4条联络道连接,是集办公、生活和住宿一体设施齐全的封闭式通用机场。
“德州德原机场最大优势就是拥有2750余平方公里的空域和呈‘伞状’分布的航线资源,能够开展航空培训、飞行表演、竞技运动等多项业务,是链接京津冀鲁通航枢纽,在鲁西北陆空廊道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平原县兴原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柴寿贞介绍。
如何兑现“天赋”?去年,工信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催生万亿级低空经济市场。平原县抢抓政策机遇,第一时间编制完成《平原低空经济产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平原独有的空域、航线资源优势,强化与山东大河集团、滨州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山东航空学院等企业院校对接合作,争取政策、资金、产业项目精准落地。
今年,平原县财金集团与大河集团合作,依托德原机场,规划建设德州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占地约1680亩,总投资40.7亿余元,计划打造全球头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常态化研发测试基地、无人机操控员和维修人员培训基地、航空科普研学基地、航空物流基地等“四个基地”,形成德州低空经济“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链,提升无人机操控、驾驶员培训、通航交流规模及机场运营、低空经济孵化集成能力,打造形成低空物流及鲁西北地区陆空廊道空中交通枢纽,将与毗邻的德州国际陆港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网,成为名副其实的链接京津冀鲁四地的交通物流中心。
以低空经济为代表,去年以来,平原县新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223.85亿元;新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达33.9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