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小工坊”有“大梦想”

2025-03-05 08:45:09  |  来源:  |  作者:  |  阅读:45次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赵宏磊

  春节过后,高新区许营镇龙汇新村的“焖子书记”姚思华开启了新一年的忙碌。白天他要忙着监督食品生产、接待客户、拍摄短视频,晚上还要忙着直播、整理订单、剪辑视频。高新区通过“市场投资+电商运作+流量带货”模式,培育电商共富工坊38家,涌现出“焖子书记”姚思华等一批“新农人”,推动工坊实现从“线下卖”到“线上卖”转变。

  “小工坊”正在托起共同富裕的“大梦想”。近年来,高新区立足特色产业、传统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挖“沉睡资源”,强化要素保障,全面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目前已建成71家工坊,吸纳1251人就业,走出了一条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乡村共富新路径。

  政策资源沉下去

  许营镇以汪庄村金昕农农业合作社、贾庄村铁女农业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西瓜种植产业,实现抱团发展、连片振兴。该片区“共富工坊”跨村联建项目带动周边120余人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

  针对农村就业岗位缺乏、富余劳动力闲置等情况,高新区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依托本土产业基础,动员乡镇、村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农村宅院、宅基地等闲置资源,通过统一流转、统一装修、统一招租的方式,建设了一批“拎包入住”式共富工坊。

  高新区利用村集体的闲置房屋,解决场地问题,实现集体资产“零闲置率”。结合现有的西瓜、手工制作等特色产业,按照区域相近、产业相同原则,实现村级资源和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扎实推进“共富工坊”跨村联建工作。同时,将建设“共富工坊”与保护传统美食、传承红色文化、保留乡愁记忆有机结合,探索非遗保护和利用,推进“乡土文化、空间环境、产业经济”一体发展。目前,已建成以苏民故居、鲁西银行印钞所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工坊5家,以许营焖子、顾官屯手撕鹅等非遗美食为代表的美食加工工坊15家。

  多元要素融进去

  许营汪庄羊肉加工工坊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工坊”模式;许营好品工坊采取“政府+联合社”共同管理模式……针对共富工坊性质多样、规模大小不一、管理使用单位不同等具体情况,高新区创新民营企业、合伙人、村集体等共同参与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各方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实现从“单兵作战”到“体系支撑”的转变。

  高新区还融合农文旅用活工坊,依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位山黄河公园优势,深度挖掘鲁西银行印钞所旧址、东汉黄河故道等本土特有资源,以“旧房改造+文旅+研学”方式打造精品民宿、文创商业街区、研学基地等工坊业态。其中,云野星辰露营野炊农旅工坊已接待游客近万人。

  长效机制建起来

  高新区出台了建设标准、运营流程、生产安全等规范,保障工坊持续健康发展,前期工坊以免租金的方式,吸引投资者集群发展,后期鼓励村集体通过房屋入股等方式,参与工坊建设和分红。此外,还在顾官屯镇西程铺村,以电商服务基地为依托,成立共富街区管理服务中心,设置产品展示区、合作洽谈区、挂牌晾晒区,为入驻商铺提供证件办理等服务,全面跟踪共富工坊运行成效。

  高新区精准摸排工坊企业用工需求和村剩余劳动力“两张清单”,开展“将岗位送到户、将技能送到人、将政策送到家”行动20次,组织针对性技能培训、技能比武9次,帮助低收入群体、居家老人等目标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

  高新区建立扶持机制,将工坊产品纳入“许营好品”“顾乡有礼”“优选九州”三个农产品特色品牌管理范畴,先后通过北京、东莞、成都、厦门、贵州等各类展会平台向全国推介展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资金、人才、就业、保险等方面,全力支持壮大工坊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助力村民家门口就业致富、村集体持续增收。

我来说说(0 
2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花生饼里提取出“金疙瘩”
 
0
 
 
 
 
推荐资讯
85岁老人“义务维修”60年
85岁老人“义务维修”
杏花开农事忙
杏花开农事忙
临淄:  沙壤土里种出甜蜜“金疙瘩”
临淄: 沙壤土里种出
德州:千余农技人员田间“把脉开方”
德州:千余农技人员田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