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文洁/文 隋翔/图
几根木柴被送入灶膛,红暖的火焰徐徐燃起,工人将研磨好的小米面倒入铁锅,一铲一铲翻炒起来,小米面的醇香气息很快在整个制作间弥漫开来。“按说在这么热的天气里,不应该炒茶汤,但耐不住客户一直催促,生意赶着来,累点儿也高兴。”虽然嘴上“抱怨”,但工人孔祥祯布满汗珠的脸上的笑容依然掩饰不住。
过去“土里刨食”,如今在家门口炒茶汤领工资,孔祥祯生活的变化源自村里的土地“入托”。
泰山区邱家店镇北颜张村地理位置优越,村内谷子、玉米种植面积50余公顷。2020年,北颜张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托管村民土地。在满足本村种植大户需求的基础上,合作社留下约6.6公顷土地,将剩余的委托给一家粮食储备公司统一管理。“通过集体规划和土地流转,我们村‘小田变大田’,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利用。”北颜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正军说。
土地“入托”,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也让村里的劳动力更加富余。如何在留下的土地上做文章?发展特色产业成为北颜张村“两委”成员的共识。村“两委”用这些土地中的林地发展林果业,建设温室大棚栽植大樱桃;在岭下肥沃土地种植营养价值高、食用口感好的玉米新品种,收获后进行深加工;在近3公顷丘陵土地上种植谷子,建成谷子种植基地。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合作社与市农科院谷物研究所对接合作,在谷子种植基地上做起了科技文章。市农科院谷物研究所2名谷子种植农技专家到村跟踪指导播种、施肥、除草等农事环节,通过深入实地考察选种,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富含硒元素的土壤,试种“泰谷22号”大获成功,谷子亩产提升30%,产出高品质富硒小米。
小米的市场价格为18元/公斤,如何将其价值再提升,华正军想到了茶汤。茶汤以小米面为主料炒制而成,因如茶一般用沸水一冲即可食用,故名茶汤。每逢春节,北颜张村几乎家家户户炒制茶汤。小米经研磨炒制,价值能翻上一番,这让华正军看到了市场机遇和前景。于是,他牵头成立强村公司,发展茶汤产业,从副食品加工入手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汶颜岭”茶汤特色农产品品牌。
在北颜张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产品陈列室,各种农产品陈列在展架上。“这是我们生产的茶汤。我们还能根据客户需要,提供富硒小米、玉米、小磨面粉等产品。”华正军的话里,透着对产业发展的满满信心。
北颜张村“汶颜岭”茶汤上市后,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市场渐渐打开,尤其到了秋冬季节,茶汤供不应求。截至目前,合作社已销售茶汤1万余公斤,这些茶汤通过电商、零售等方式被销往泰城周边,带动合作社增收15万元。茶汤不仅给村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在我们厂里常年雇佣10余名村民,他们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最年长的75岁。到了种植、管理和加工生产旺季,厂里还会帮助村里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华正军说。
目前,北颜张村茶汤产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华正军又琢磨在留用的土地上做更多文章。“今年,我们打算在扩大谷子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增加高粱、芝麻等高附加值特色农产品种植,补齐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短板。五谷杂粮产品投入市场后,合作社预计年增收30万元。”对于北颜张村的特色农业发展,华正军说出了他的新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