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鱼台县张黄镇闵子祠广场上,以省级非遗项目——闵子骞的传说为蓝本的情景剧《芦衣顺母》正在上演,该剧以现代情景剧的表现形式,融入微山湖西部的曲艺项目渔鼓元素,再现少年闵子骞感天动地的孝行事迹。
张黄镇是鱼台县的发源地,鱼台因张黄镇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鲁隐公观鱼处的传说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鱼台县张黄镇还是儒家“孝贤文化”的特色文化区域,素有孝贤故里之美誉。孔子著名弟子、七十二贤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在这里留下的“五里三贤”“芦衣顺母”等等佳话,传唱不衰。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的传说,目前均被列入市级非遗,闵子骞的传说更是被列入省级非遗项目。
近年来,鱼台县张黄镇深入挖掘鲁隐公观鱼处、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的传说等非遗项目的深层内涵,将非遗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提炼出广为人知、内容丰富、振奋人心的孝贤文化,并不断丰富孝贤文化弘扬传承载体,助力乡村文化、组织、产业等全面振兴。
一、挖掘非遗文化精髓,打造“孝贤故里”品牌,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鱼台县张黄镇充分利用深厚的非遗文化资源,深化非遗文化研究,成立闵子骞、樊子迟等非遗文化研究会,挖掘传统技艺、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名人名篇等非遗资源;成立孝贤书院,统筹集中非遗文化资源,共同推动非遗文化整体发展;通过孝贤文化主题公园、闵子祠、武棠亭遗址公园等场所建设,继续扩大非遗文化的知名度。持续弘扬“孝贤家风”特色非遗文化,深入推进“美丽庭院”提质增效,大力引导村民参与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整治,践行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将非遗文化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有机结合,积极开展“弘扬孝贤文化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通过签订《赡养老人三方协议》,有效维护和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消除老年人后顾之忧,走出了一条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新路径,建设名副其实的“孝贤故里”。
二、非遗融入基层党建,强基固本,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充分挖掘非遗文化丰富内涵,以推动非遗融入基层党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导向,将党群服务中心、孝贤书院、鲁隐公观鱼台3处地点连点成线有机融合为一处整体阵地,形成非遗传播带。在孝贤书院打造非遗课堂,依托镇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的党建综合阵地,内部具体划分为10个服务功能区域,同步配备9名非遗文化讲解员,全方位搭建设施齐全、队伍充实、内涵丰富的非遗传播基地。依托党校平台阵地,进一步建立教育师资库,聘请市级非遗传承人赵银钢等人担任教师,设立葫芦烙画等4类沉浸式非遗体验课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提高受众接受度。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中小学生等参加非遗实践活动,弘扬非遗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三、以非遗文化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提升改造闵子祠和鲁隐公观鱼台等文化地标,以鲁隐公、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的传说、绾结葫芦、杞柳编织等非遗项目为核心内容,打造集传统文化、文物古迹、农业观光、研学交流、非遗文创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投资八百万的闵子祠提升改造工程已完工,武棠亭遗址公园已进入具体设计,其中规划14亩建设用地建造非遗保护与传承基地,为有意向入驻的非遗传承人签订协议,达成乡村振兴“合伙人”,带动周边村民通过非遗增收。市级非遗传承人赵银钢将承载美好寓意的葫芦做成文化、做成产业,在工坊内为周边百余名村民开展免费培训,教授葫芦烙画技艺,利用小红书、快书等直播平台进行宣传、销售,带动村民实现增收,人均月增收三千多元,让非遗焕发了新的活力。(通讯员 王恒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