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以工代赈是促进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提高劳动技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支持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对于当前经济周期下“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区高度重视,探索建立了“12345工作法”,贯穿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全面保障以工代赈工作的落地落实。2023年,我区共谋划以工代赈项目18个,已吸纳用工369人。
紧盯目标精准发力
统筹开展以工代赈
“1”套工作机制:我区建立区委、区政府、区直部门、街道园区、行政村的工作机制。区长亲自挂帅,统筹指导全区以工代赈工作开展;区发改局牵头印发《莱山区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实施方案》,区直部门成立以工代赈议事协调机制,从“建机制、明项目、作对接、送劳务、推培训、盯报酬、抓统计”七个环节压实工作责任。各街区成立工作专班,各村成立工作小组,做好政策宣传和劳动力情况摸底。
“2”个战略结合:我区将以工代赈工作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共同富裕战略的桥梁,以该项工作开展为抓手,推动莱山区美丽乡村建设与群众就业增收齐头并进。
谋划项目强抓落实
扎实推进以工代赈
“3”步谋划项目:我区开展项目摸底,形成项目清单。以“技术方案相对简单、用工技能要求不高”为原则,由区政府负责统筹,区发展改革局牵头各职能部门和街区,从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等领域筛选优质项目,明晰项目用工环节,形成项目清单;按照“能用人尽量不用机械”“能用群众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在项目可研报告、招投标等前置性手续深入挖掘以工代赈潜力;细化项目分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北部街道采取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南部街道采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以工代赈”的原则,将以工代赈战略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实现协同发展。
“4”个环节抓落实:我区做好劳动力摸底,建立以工代赈务工花名册。各街道指导下属行政村摸清务工群众底数,按照年龄、性别、收入现状(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异地搬迁脱贫人口、其他低收入人口)、劳动意愿等形成劳动力清单,并即时推送给施工单位;项目建设方建立以工代赈务工花名册;采取“培训+上岗”模式,建立劳动技能培训台账。区人社部门针对全区未就业劳动力开展用工技能培训,2023年累计开展8个班期,培训时长320小时,培训人员258名;保证“干活有钱”,建立劳务报酬发放台账。
多措并举提质增效
规范提升以工代赈
“5”项保障措施:开展政策宣传。在区级部门、街区政府、各行政村三级开展以工代赈政策宣讲,将以工代赈内涵、根本要求及开展方式等宣传给更多群众;编制以工代赈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方对项目的建设内容、以工代赈环节、预计发放劳务报酬等进行公示;严格执行项目监理制度。项目监理单位将项目施工进展和带动群众务工情况的监督情况作为监理重点;建立矛盾协调解决小组。各街区协调相关村、施工单位成立矛纷协调工作小组,化解矛盾纠纷;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区发展改革局协同项目主管部门,每季度对项目以工代赈项目的筹备、实施和验收进行监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我区将牢牢把握“项目建设是平台载体、就业增收是根本目标”的政策内涵,牢牢抓住“赈”的“牛鼻子”,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共同富裕,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