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晓帆
本报通讯员 冯 媛
“郝主任,养殖场的鸡近日拉稀加重,采食量下降,死淘率增加,能不能过来给看看啊?”10月1日一大早,青岛市畜牧工作站畜禽疫病研究室主任、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站长郝小静接到了即墨区一家养殖场的“求救”电话。
放下电话,郝小静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养殖场,经过一番“全副武装”后,她进入鸡舍,现场抓了几只鸡取样,并采集咽肛拭子和脏器病料,接着回到位于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的实验室进行检测,抢时间争取为养殖场早点开出药方。
对于郝小静来说,下乡为养殖场户提供技术服务,没有节假日一说。“我就是农村出来的,所以十分清楚整群鸡鸭死掉时养殖户的感受。小时候,家里养的长毛兔不知道为什么拉肚子,没几天全死了。那些是肉毛兼用的兔子,本来指着它们挣钱的,结果一下子全没了,母亲哭得很伤心。”郝小静跟记者回忆起30多年前父母在老家养兔子、养鸡的场景,那个时候农民不懂畜禽疫病,家畜家禽一病就死一片,她立志往生物研究方向靠拢。
从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硕士毕业后,郝小静来到青岛市畜牧工作站工作,成为不少农户心中最懂鸡的“鸡妈妈”。今年7月份,她被人社部和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先进工作者”,是山东省唯一畜牧业领域入选者。
“我们‘接诊’不少病例,特别是在养殖场户用药方面,畜禽发病后,没有科学快速的检测手段,他们按照经验用药,直到治疗三五天没有效果,感染情况更加严重时才找到我们。”郝小静介绍,这就需要团队在实验室内迅速进行化验检测,诊断得了什么病,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进行耐药性分析,找出最管用、最敏感的抗菌药,每一种病菌的耐药性都不同,很多实验细节都需要考虑到。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药量最少、时间最短、治疗效果最好,实现高效减抗。
当天下午,郝小静又马不停蹄地来到郊区几个养殖场户,将实验室发酵出的新鲜益生菌菌液无偿地发放给他们。目前,青岛市畜牧工作站正在打造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技术的示范片区,并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研发出益生菌现场发酵技术,通过给动物饲喂新鲜发酵的益生菌来调理动物的肠道,推动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工作。
“减抗以后,从外观上看,鸡更加精神了,眼睛非常圆润明亮,关键是脂肪肝的发生率非常低。”在青岛山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场长刘祖星指着鸡舍内的鸡介绍,减抗替抗以后,使用的抗菌药减少了30%左右,这样可有效降低对鸡群肝脏和肾脏的损害,提高营养的吸收利用率,所以产蛋性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如今的养殖场,两个人就能管好17万只鸡,通过郝小静团队近年来的技术扶持,该养殖场已成为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青岛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青岛市蛋鸡健康养殖专家工作站和山东省首家省级畜牧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其实疫病防控是预防为主,而不是治疗为主。”郝小静说,前些年,团队给养殖场户普及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养殖场户觉得自家畜禽健康状态达标、没发病,就不愿意多投入去预防。尽管压力重重,但是郝小静一直持续向养殖场户普及预防保健理念。经过几年的工作,她得到越来越多养殖场户的信任,很多养殖场户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她,找他们团队。“她一来,不光人高兴,鸡鸭也高兴。”一名养殖场管理人员幽默地说。
细菌和噬菌体相生相克,有发病细菌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噬菌体的存在。找到噬菌体,是打败发病细菌的关键。根据这个原理,郝小静经常专门去养殖场周围采集噬菌体。在恶劣的环境里采集样本,郝小静眉头都不皱一下。“养殖户很佩服我们,这些粪污他们都下不了手,我们却经常翻找。”郝小静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