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衣文萍 通讯员 慕榕)乡村要振兴,人居环境是最好的底色。近年来,我区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切实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高标定位,率先在全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依托城乡环卫一体化成熟运营模式,重点针对平房区域寻求突破创新,采取更贴近民情实际、更易为居民接受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上门分类及收运服务模式,实现城乡融合生活垃圾分类全域覆盖。
一方面,免费将居民自配的门前垃圾桶更换为1个8L的厨余垃圾“小绿桶”(带芯片)和1个15L的其他垃圾“小灰桶”。小绿桶实行实名认证,致力于强化源头分类理念,引导居民在家中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分出来,避免后期二次分类,培养居民养成从源头上做好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提升主动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居民每天可将“小绿桶”“小灰桶”定点放置在门前固定的专用桶架,按照每200-300户的标准配备一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用转运车和1名收运人员,每天至少收运2轮并即时分类,收运人员从置桶架上将小绿桶放到智能秤上,在称重的同时能够自动读取小绿桶的芯片信息,如果分类合格,获得积分奖励累计至居民注册账户,用于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实现了与城区相同的生活垃圾分类效果。
截至目前,共计向居民免费发放厨余垃圾“小绿桶”、其他垃圾“小灰桶”5万余组(个),安装厨余垃圾置桶架169台、可回收物智能分类箱79台,新增240L其他垃圾桶1000余个。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改污改厕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之举,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莱山区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努力打破城乡界限,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取得了实效。为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清表、重复开挖、重复投资,尽可能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群众出行生活的影响,莱山区决定将改水与改厕统筹一并实施,高标准同步完成改水改厕工程。
在统筹推进改水改厕工作的基础上,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与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提前谋划、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对需要进行村内自来水管网改造的村庄同步实施改污改厕工程,确保管网铺设工程尽可能地合并实施,把工程干成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改厕方面,按照户均10000元左右的标准,采用“单户厕改+污水收集管网+污水站处理达标排放”和“单户厕改+单户就地污水处理设备+污水收集管网排放”两种模式。投资378万元,对所有的村居安装了无害化公厕。实现了农村改厕、改水、水源地保护等问题一次性解决,真正地使农村实行雨污水分流,同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以美丽河湖创建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以点带面,以乡村振兴带动环境提升
全区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坚持“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三大融合发展理念,以村居致富项目培育为引领,以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为抓手,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1个,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2个。
2022年又筹措资金1200余万元,对南部街道41个村集中开展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各村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绿化美化小景和崖前党建主题广场、朱柳彩绘、车家河河道清淤整治、东解花卉市场、黄家疃党建一条街等特色亮点项目。2023年开展项目突破年,投资4.84亿元集中建设4个重点片区30个美丽乡村项目。持续打造解甲庄“尚书古韵、解甲新颜”示范片和李家疃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