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软籽石榴长得特别好,这不,我们正忙着疏花疏果呢。”5月24日,在淄川区罗村镇黛青山上,山东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汉修说。
软籽石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品种引进选育变“产业”。在种植过程中,黛青山软籽石榴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要求,加强对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管理,确保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落实到位。产品从分级到包装,实行标准化管理,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在品种培优上,经过多年提纯复壮,驯化改良,黛青山软籽石榴已经成为淄川特色农产品的“后起之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该园区已然成为集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园区。淄川区形成了西河镇、罗村镇等软籽石榴种植基地近万亩,这成为淄川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传统品牌培育变“名品”,截至目前,淄川区拥有蓼坞小米、张庄香椿、淄川大樱桃、淄博池梨、般阳小麦、般阳葡萄、莪庄果蔬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有190个。
“今年以来,淄川区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区为目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全力打造有淄川辨识度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淄川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利民说。
淄川区地处鲁中腹地,山多,土地瘠薄,旱田居多,土壤偏弱碱性,昼夜温差大,尤其是自然形成的小山嵧,使生态环境独具优势。“这些看起来是劣势的自然条件,却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淄川区积极探索,引导农民建设家庭农场,成立合作社,变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淄川区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杨道迎介绍。
3月31日至4月2日,在第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15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淄博市北园府食品有限公司的蓼坞小米获得金奖。
据淄博市北园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波介绍,自2006年成立淄博市北园府食品有限公司以来,始终坚持传统种植与品牌创新相结合,并于2008年成立淄川蓼坞小米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公司+合作社+种植户”的运营模式。由该合作社申报的蓼坞小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该合作社成为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
今年淄川区谷子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可达520万公斤。“我们品质最好的小米,卖到了18元一斤。”山东沃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文娟说。
富硒果蔬栽培变“金果”。淄川区是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天然富硒蔬菜基地,拥有天然富硒土地18.6万亩。淄川区科学规划,加强引导,突出规模种养、加工转化、品牌营销和技术创新,全力打造富硒产业链条。目前,淄川区通过土地流转,已开发规模种植富硒农业10万亩,种植富硒蔬菜、软籽石榴、谷子、核桃等及木瓜、沃柑、香蕉等南果北种上百个品种,年收入突破百亿元,被评为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区。
寨里镇莪庄村从2009年开始,围绕天然富硒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立了淄博光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大棚富硒蔬菜,比传统种植农作物收益增长10倍以上。目前,该公司已发展富硒农业蔬菜种植面积1200多亩,建设钢架构冬暖式蔬菜大棚40座。
今年,淄川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推进“百村示范集体收入倍增工程”的实施方案》,明确全年思路目标和21项重点任务,集中谋划总投资69.2亿元、年度投资18.2亿元的乡村振兴重点项目22个。“只有让土特产变成‘金饽饽’,在乡村振兴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农民才会实现‘坐地生金’的梦想。”王利民说。
(全媒体记者李倩 特约记者闫盛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