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业文
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济南市天桥区文化积淀厚重,辖区内多种自然景观、文化现象、民俗事象在这里交相辉映,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体育及传统工艺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世代传承。种种精湛的手造作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记录了天桥区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蕴含着沉淀和坚守的韵味。
一捧黄河土,历经淘洗、晒土、浸泡过滤、沉淀缩水的练泥过程,再经过揉、捏、刻、画等数道工序后,在王令涛的一双巧手之下,变成了一尊尊栩栩如生、精巧雅致并兼具泉城风韵的陶塑。
济南陶塑,2018年列入天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性传承人王令涛,自幼酷爱国学经典和民俗艺术,擅长雕刻、手工创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专注学习泥塑,多次远赴天津、无锡、景德镇、广东石湾、中央美院等地拜访名师益友,学习泥陶塑技艺。
“我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特别是儒学文化。”王令涛说,他原先是一名厨师,擅长菜品雕刻,但在传统文化的加持下,心总是有些“不安分”。一条关于陶艺的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土的黏合性好、可塑性强、保存时间长,可以长时间留存。
“厨师的经历让我拥有了良好的雕刻技能,泥土的特性又能很好地表现传统文化,两者结合一下,美哉!”2015年,王令涛辞去了高薪的厨师工作,一心扎在济南陶塑创作中,从此,便与泥巴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不断的钻研中,王令涛展现了在泥塑创作方面非凡的天赋。从“孔门七十二贤”,到大明湖牌坊,再到内含168件神色各异人物、50多间房屋建筑的大型群雕陶塑作品——《曲山艺海》,在不断的创作和研究中,王令涛的济南陶塑工艺于2018年成功申报了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其首创的“孔门七十二贤”陶塑获得了第九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
针对传承的问题,王令涛也有自己的“绝活”。比如推陈出新,制作出Q版孔子像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比如讲求实用性,开发出具有济南特色的“碧筒饮”杯;比如开展公益性培训“活化”传统文化,让“非遗”飞入百姓家,在玩和用中学习非遗技艺。
王令涛介绍,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给予了很大帮助。“天桥区文旅局在申请的政策和流程方面主动提供帮扶,而且还帮忙策划相关的展览活动,积极推动了泥塑文化在济南的传承与发展。”
近年来,天桥区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阶段性保护成果显著。截至目前,天桥区共有81项区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十大门类。其中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2人。
这些非遗项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不仅有百年传承、拙朴自然的文化精品,还有融合时尚、妙趣横生的非遗衍生品,均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时代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寄托着天桥人民丰富的生活感悟与情感体验,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到天桥区非遗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