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气闷热,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梁家湾村种植能人张洪军仍天天忙得不亦乐乎。“虽然现在是大热天,但是我一刻都不得闲,因为21亩地的金银花,每天都有花可采,由于它的特殊性,当天采摘必须当天烘干。”5月24日,正在自家院子里利用烘干炉烘干金银花的张洪军说。
说起张洪军,是当地有名的返乡创业成功人士。今年56岁的张洪军,早些年一直在河北保定市安国中药材批发市场就职,当了解到金银花适应性很强,根系发达,生命力强大,对土壤无选择,不怕风、不怕雨,每年可以采收4次,而且一次种植可以采收几十年,易于管理且经济效益可观时,就决定回家创业种植金银花。
2009年,张洪军购进了优质金银花苗,从此踏上了种花致富的征程。“种植金银花必须做足思想准备,因为前三年处于养苗阶段,只投入不产出,且田内除草、修剪、打药全部使用人工作业,开支较大。”张洪军说,为了确保有充足的资金养护金银花基地,他与当地的亚光毛巾加工企业合作,办起“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家庭增收。“这也是无奈之举!要不是我的肢体残疾,我早就在种植金银花的行间种植西瓜、草莓等矮秆作物了,那样的话就不会像办毛巾代加工这般繁琐。每年,我办毛巾代加工赚来的钱都用在了金银花基地。”“刚开始种植金银花的时候,多亏了村书记王会军帮忙给调地,才有了我这21亩地的金银花基地”。一说起自己刚开始种植金银花遇到土地不连片造成管理、采收困难,王会军积极帮忙解决时,张洪军就赞不绝口。原来,张洪军的基地当初只有自己的2——3亩地。他希望金银花能够连片种植,那样既方便管理又方便采收,但土地的调整是个难题。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王会军。于是,王会军就出面找有关户进行沟通协调。白天见不到人晚上再去,好天找不到人,下雨天再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土地调整终于得到了解决,由此,张洪军的占地21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终于成立了。
基地建成了,张洪军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随即又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虽然种植基地离家非常近,但地势较洼。一到雨季就会大面积积水,张洪军深知金银花虽然耐涝,可是长时间积水就会导致根部腐坏,由于金银花4-5年才进入盛产期,尽管盛产期可达30 年之久,可如果哪一年遇到天涝,数年汗水就会付诸东流。清理排涝沟迫在眉睫!但清理排涝沟的路段涉及很多农户的地块,且情况复杂。张洪军想想就打怵!怎么办?危难之时,他又想到了村书记王会军,于是去找他帮忙。在了解了情况后,王会军意识到,排涝沟的清理已经不仅仅是张洪军金银花基地积水的问题,更是这一片土地的排涝问题。于是,他立即召开村两委、党员以及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安排人员分头做相关户的思想工作。很快,一条输水通畅的排涝沟就完成了。望着大雨后,金银花基地里一点积水都没有,张洪军心里乐开了花!
通过在中药材批发市场的就职经历和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张洪军已成长为种植金银花的行家里手。他表示,金银花采收最佳时间是清晨和上午,此时采收,花蕾不易开放,养分足、气味浓、颜色好。下午采收应在太阳落山以前结束,因为金银花的开放受光照制约,太阳落山后成熟花蕾就要开放,影响质量。随着张洪军金银花事业的发展,也很好地给本村及附近村的老百姓带来了就业的机会。因为采摘金银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一到用人时,村书记就会在村大喇叭里广播,号召有空闲的农民前去采摘。张洪军给采摘工人工资结算方法是按照采摘的斤数计算。手脚快的一天能够赚取一百多块钱,每到金银花采摘季节,乡亲们都争相来到张洪军的金银花基地采摘赚钱,为自己增加一些附加收入。而这些人员中,以中老年人为主。“我每天都来这干活,每天的务工收入有七八十块,多的时候一百多元,离家近,还不耽误照顾家庭,跟姊妹们拉拉家常,心情非常好”。在地里采摘金银花的75岁老人孙大娥高兴地说。
据悉,在盛花期,每天凌晨2点,就有本村和附近村的村民来采摘金银花。据张洪军介绍,到盛花期每天来采摘的人数能达到150多人。除此之外,张洪军还格外注意金银花的质量安全问题,所使用的农药全部为生态农药,产出的高品质金银花,一直是客商们的抢手货,仅种植金银花一项,每年给他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
“当前制约金银花大面积种植的关键因素就是采摘问题,由于没有可利用的采摘机械,所有金银花全部人工采摘,我这21亩基地每年吸收当地近200余名农民特别是中老年人到基地,开展除草,施肥,打药,修枝整形,采摘,加工等农事活动,支付的人工费用高达5万元以上,把农民变成领取工资的农业产业工人,为老百姓找到一条发展金银花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张洪军说,他一直期盼着有关科研单位能够研制出采摘机械,届时不仅可以把劳动力解放出来,还能够促进金银花产业的大发展。
尽管经过晾晒的金银花品相好、价格高,但苦于当时没有合适的晾晒场地,张洪军索性购买了一台烘干机。“为了让采摘的金银花品相好、卖价高,我们村正在积极筹划为洪军寻找一块合适的晾晒场地,增加他的收入。”王会军说。(通讯员 冯志强 张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