锨把,又名“撬把”,俗称“把子”、“杠子”等,是铁锨、镐铲、消防铲等工具上必备的木把手。在单县谢集镇就有这么一个“杠子”村, 名叫郝庙村,村里年产“杠子”7000万根,占据全国25%的市场份额,产品更是远销到海外。
村里生产的杠子。
“老手艺”代代相传
“杠子”的生产手艺始于清朝末年,肩挑的扁担是今天“杠子”的雏形。随着历史的变迁,扁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今天各式各样的木把手。一百多年来,“杠子”工艺发生了巨变,原来是两道工序,纯手工打磨;现在是十道工序,机械化生产。过去依靠锯子和刨子,将“杠子”一根根锻造出来;现在依靠截锯、带锯、多片锯、圆棒机、叉车、小圆盘锯、镟尖机、磨光机、上漆机等,高效率完成截断、刻板、刻条、镟圆、晾晒、截头、刨光、上漆等工序,通过流水线一条条生产出来。
村里生产的杠子。
谢集镇郝庙村有1000多人从事“杠子”生产及相关行业,占全村总人口的1/3,其中一半左右是代代相传的手艺人。郝庙村村民万广喜的手艺就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老祖宗教给了我们吃饭的手艺,我的儿子和孙子也要靠它生活,手艺还要继续传下去。”万广喜说。
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老手艺人开始走出去,向外输出自家手艺。短短20年,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份冒出了20多个规模可观的“杠子”生产基地。目前,全国“杠子”的年产量在3亿根左右,郝庙村年产7000万根,占据全国25%的市场份额,除在全国各地进行销售以外,主要向哈萨克斯坦、朝鲜、缅甸、老挝等东欧和东南亚国家出口。
合作社“牵头”经营
2021年,郝庙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单县谢集镇郝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50家企业和个体户自主加入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大家‘抱团取暖’,有利于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迅速把产业做大做强。”郝庙村党支部书记包芳星说。
合作社最大的好处在于规模化、规范化经营,加入合作社的企业和个体户统一购买原材料、统一生产、统一定价。经过合作社整合,整个产业的利润至少提升10%。比如,在原材料方面,由于量大,可以直接跟国外公司合作进口质高价廉的红木,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提升了利润空间;在定价方面,合作社出面谈合作,“杠子”的定价至少高出0.3元/根,一年轻轻松松增收2000多万元。合作社还承担起部分寻找客户、质量检测、安全评估、环保评估的职能,领导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村民在生产杠子。
大力“拥抱”产业园
2021年8月,在镇政府的支持下,郝庙村开始建设木材加工产业园,产业园占地总面积60亩,总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后将是一座现代化新型产业园。产业园拥有173座生产车间,集中配套水力、电力、物流仓储、消防等基础设施,统一招工,为工人安排专业技能培训等。良好的产业环境吸引驻留在外的个体户纷纷开始回流,“今年产业园共吸引22家个体户回迁,他们已经在产业园备案,并交纳了保证金。”红卫社区指挥长、谢集镇人大主任程巨方说。
个体户进驻产业园,纷纷改进生产工艺,引进现代化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投资大概在30万元左右,需要12到15名工人,开足马力每天可以生产8000根“杠子”。依托现代新型产业园,木材加工产业的链条不断向下延伸。比如“杠子”加工剩下的脚料可以用来生产锤把、镰把、擀面杖、马扎等。二次加工后剩余的木屑还可以用作板材加工;与济宁兖州太阳纸业有限公司合作,制成纸浆,晾晒成纸;与金乡木耳种植基地合作,制成培育木耳的菌包;还可以跟单县生物发电厂合作,制成生物颗粒,燃烧取暖等。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谢丽 王晓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