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艳粉实习生康慧盟
残疾人生活十分不方便,尤其是重度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还需要专人照顾,家庭一般比较贫困。今年,我市将“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列入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目的就是通过改造让残疾人家庭生活得更方便、更幸福。目前,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万户,这项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轮椅、护理床、修坡道,无障碍改造因需施策
“有了轮椅和坡道,我自己也可以活动活动了,不用家人一直照顾了。”韩勤松说着,还不忘用手转动着轮椅的车轮,慢慢前行。
今年67岁的韩勤松是菏泽开发区丹阳街道办事处药王庄社区居民,因病双腿失去行走能力。30年来,她多半时间都待在家里。天气晴好时,家人把她抱到人力三轮车上,载着她到社区广场上遛弯、晒太阳。
12月1日10时许,在菏泽开发区丹阳残联专职干事武永华的带领下,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到韩勤松时,她正坐在轮椅上,双手转动轮椅车轮,缓慢前行。“今天天好,我一会推她出去晒晒太阳。”韩勤松的丈夫王铁山说。
今年5月,王铁山得知政府出台了为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的好政策,非常高兴。通过个人申请和实际需要,他们领取了轮椅。“可别小看这辆轮椅,可解决了不少事,我坐在轮椅上借助坡道,可以慢慢前行,家人推着我,也省力省事了不少。”韩勤松说,以前出门全靠家人帮忙,很多时候为了减少麻烦,她宁可在家待着,也不愿意出门。
“这些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不断关爱残疾人,不仅有补贴,还想方设法方便残疾人的生活,给了我们积极生活的勇气。”韩勤松说。
享受到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好政策的不止韩勤松一家。家住菏泽开发区丹阳街道办事处双庙陈社区的陈兆军家庭,同样享受到了这些惠残政策。
“护理床可以升降,他借助床上的安全护挡,自己能够坐起来,在护理床上吃饭也很方便。”说起残联配发的医用护理床,陈兆军的妻子赵东霞很满意。
今年51岁的陈兆军因一起交通事故,失去了行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据赵东霞介绍,陈兆军曾是大巴车司机,10年前在家休息、步行走在路上不幸被汽车撞伤,在医院接受治疗1年多,保住了生命,但从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吃喝拉撒都要依靠家人。
“他身高1.82米、体重160斤,我一个人根本弄不动他,翻身都不容易,坐起来就更难了。”赵东霞说,2012年在社区和残联的指引下,他为丈夫办理了肢体伤残一级残疾证,一直以来享受到了很多残疾人的好政策。今年夏天,他们享受到政府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政策,领取了一张医用护理床。“有了这张床,我轻松摇动扶手就可以让其坐起来,真正解决了我们的实际困难。”赵东霞说。
据悉,韩勤松、陈兆军只是菏泽开发区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缩影。今年,菏泽市开发区为1205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家庭购买了护理床、轮椅,定位手环,拐杖,助行器、安装了防护网、电动晾衣架等物资。
无障碍改造,改善残疾人出行环境
据悉,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按照“实用、高效、安全、节约”的原则,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以改造项目能够满足残疾人日常生活无障碍基本需求为标准,因户施策,因人而异,因需服务,针对残疾人实际需要配备生活中需要的物品,重点解决残疾人“出门难、如厕难”、有条件的解决“洗澡难”等基本生活需求。
为此,市残联围绕基层残疾人组织党建工作,构建市、县、乡三级服务体系,重点推进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4月26日,市残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紧急通知》(菏残工委〔2020〕3号),组织县区残联对全市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入户筛查,根据需求确定改造方案。在入户筛查的基础上,各县区、乡镇均建立了贫困重度残疾人的家庭无障碍改造落实台账,制定计划,销号落实。从6月下旬开始,市残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三次组成三个督导组到各县区督导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7月中旬,市政府在巨野召开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推进会,对此项工作再部署、再推进。从9月开始,市残联加大对已完成无障碍残疾家庭人员回访力度,已对230名改造完成人员进行电话回访,满意率98%。市残联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排查回访工作的通知》,各县区对改造户逐户排查回访,发现问题认真整改。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市残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31229户,提前完成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