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郓城县城出发,一路向西北,黄河两岸秋意正浓。11月3日,记者到达李集镇梁楼村旁的黄河滩时,已是正午,阳光有点刺眼。厉广辉从大棚里探出头,快步迎了上来:“来瞧瞧,我们大棚种植的芦笋。”
作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所的科研人员,厉广辉博士于2020年8月来到郓城县李集镇,挂职第一镇长。当时,山东省农科院开始实施“三个突破”,在烟台招远、临沂费县和菏泽郓城,探索打造整县域乡村振兴科技引领型齐鲁样板。
长期的风吹日晒,厉广辉皮肤黝黑,脸色通红。“西藏地区人民的肤色是高原红,厉博士的脸是黄河红”,“三个突破”郓城工作组组长张文君常常这样打趣。
说起芦笋,厉广辉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大棚种植芦笋,不仅延长了采摘期,还能让芦笋卖上更高的价格。”李集镇东苑村有35个日光温室大棚,出租给了山东郓城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厉广辉到任后,深入大棚,指导该公司开展设施芦笋反季节种植,亩种植收益提高到2万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常化月说:“厉博士可帮了我们大忙。”
之前,种植芦笋、销售芦笋是常化月的主要工作。山东郓城久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4年在李集镇流转土地种植芦笋,发展芦笋产业,现有148户农民加入合作社。同时,合作社还雇佣周围村民从事芦笋切割、分类等工作,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我利用空闲时间过来打工,一天能挣60-70块钱。”村民罗桂梅说。
厉光辉博士在查看芦笋长势
厉广辉博士的到来,将芦笋产业链延长了。但要真正做大做强这个产业,对于长期在实验室做科研的专家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厉广辉发现当地芦笋种植技术相对落后,水肥管理粗放。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他研发了芦笋标准化栽培模式,推广应用了芦笋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60%、节肥50%,产量提高15%以上,每亩节约成本600元左右。
为解决芦笋茎枯病、根腐病等主要病虫草害问题,他又邀请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农药研究院等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实施芦笋有害生物安全控制技术。
针对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他和农业机械研究院研发了芦笋采后精选初加工机械,从清洗、分级、裁切、扎捆全程机械化,较人工操作效率增加几十倍。以科技支撑在黄河滩区建立起1000余亩标准化芦笋种植基地,亩种植效益增加1800元以上,实现节本增效和轻简化种植。
厉光辉博士(右)在日光温室大棚指导芦笋种植
此外,他与山东康多宝生物技术公司、山东锦绣川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芦笋复合乳酸菌发酵系列饮品和芦笋胶囊,并生产了国家准字号药品复方芦笋合剂,使得芦笋经济效益提升了6-10倍。
在郓城工作组的协调下,山东省农科院与郓城县人民政府和中国工商银行郓城支行达成共识,形成了“产业+科技+政府+金融”的模式,解决了政策、技术、资金、市场等问题。
厉广辉家在山东东部的潍坊,工作单位在省城济南,挂职在鲁西南的菏泽郓城。他结婚12年,与爱人两地分居9年,挂职以来,潍坊、济南、郓城三地跑,和家人聚少离多,为了工作,经常几个星期不能回家,大女儿基本由爱人独立带大。“孩子特别依赖妈妈,偶尔回家,想接送上下学、领着散散步,都被孩子拒之门外。”厉广辉说,每晚忙完工作,回到宿舍都要和家里视频。挂职之初,二女儿8个多月大,还不会说话,孩子学会叫爸爸还是从手机里听到的。时间久了,同事们都称他是手机里的爸爸。郓城县农业局副局长常圣奇说:“厉博士真是太不容易了,两个女儿,老大叫他‘电脑里的爸爸’,老二叫他‘手机里的爸爸’。”
经过一年的科技帮扶,厉广辉博士联合山东省农科院有关科研团队,解决了制约郓城县李集镇芦笋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一年挂职期满,厉广辉选择继续挂职企业科技副总。“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是迫切的,需要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主战场上去。”厉广辉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作物,实现产业化,是加快推动黄河流域乡村产业振兴的可行途径。下一步,会着力解决培育自主产权优良芦笋种子的问题,以芦笋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郓城黄河滩区产业振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