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秋意,格外浓一些。10月14日,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的山里,早已是色彩斑斓。山顶的柏树,在阳光下泛着油油的绿色;山腰山脚,是大片花草和苹果园,无数小“红灯笼”样的苹果,正在风中调皮地摇头晃脑,仿佛在告诉主人“我熟了,可以摘了”。
沿着蜿蜒的山路,三轮车一路欢歌,果园的主人——62岁张继堂和老伴来到自家果园里。“今年阴雨田多,耽误了苹果生长,前段时间,天一放晴,我们就抓紧时间掐叶、转果,尽管累得腰酸背疼,但现在看,效果还不错。” 张继堂和老伴一边摘苹果,一边介绍情况,“苦点累点不算啥,有付出才有回报,这就是我们果农的秋天。” 张继堂说,苹果能摘了,自己心里就亮堂了。
正在果园里忙活的张继堂
从1984年开始,张继堂就种苹果,过去价格虽然有起伏,但总体都能挣钱,但今年对他影响最大。“200多棵树,全是红富士,去年收了15000多斤苹果,效益也不错,今年受天气影响,产量比较低,价格也不会高。” 张继堂说。不过,村里环境好,很多外地人慕名来游玩,也能搞些采摘,也有整箱购买的。如果还有剩余,他就存到冷库里,待价而沽。
“这些树,树龄和品种都太老了,对来采摘游客吸引力不是很大,市场上价格也不高,所以我计划改换新品种。”对下一个“秋天”,张继堂有了新的规划,“要有好收成,不仅能干,还要会干。”
当地大部分果树树龄过大,需要更新换代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 见习记者 周桐 通讯员 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