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山东省日照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无证明城市”建设成果。历时8个月攻坚,日照基本建成了“无证明城市”,1424个事项能够“无证明”办理,7857个证明材料免予提交,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
打造“无证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减证便民行动的重要举措。2020年下半年,日照在全省先行先试,率先启动“无证明城市”创建,全面梳理和精简各类证明材料,通过数据共享、部门核验、告知承诺等措施,将办事所需证明的提供主体,从办事人转换为服务单位。
同时,结合落实省“双全双百”工程,推出了义务教育报名、婚育服务“全照办”等“无证明”集成办、一次办事项,助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努力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主要工作可以总结为“四个一”。
1.建立一张“无证明办事”目录清单
组织全市所有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开展证明事项梳理登记、法律审查,最大限度清理不必要证明事项,对依法保留的证明事项,采用共享、核实、替代、承诺等措施实现“无证明办事”,编制完成《日照市“无证明办事”目录清单(市本级)》,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情况和数据共享情况,原则上每半年统一更新公布,实行动态维护、主动公开、接受监督。各区县参照市级做法,分别编制并公布目录。
2.建设一个核验平台
日照在全省首创“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与省电子证照库、市电子证照库、市数据共享平台、14个部门单位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104类证明通过共享直接获取,76类证明通过部门核验方式获取,自动加盖数据共享查询核验专用章或电子证明核实信息专用章,构建起以数据共享为主、部门核验为辅的证明材料网上出具体系。同时,为方便群众查询所属证明,系统在政务服务网和“爱山东·日照通”APP,分别设置“证明直通车”和“我的证明”查询模块,实现随时随地网上查、掌上查。
3.拓展一批便民服务场景
目前,“无证明办事”服务体系已全面覆盖市和区县政务大厅办事窗口。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在便民服务领域的应用,在市中心医院等4家医院、日照银行等6家银行、陈疃镇卫生院等19家卫生院,接入了“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群众办理出入院结算、银行开户等业务,无需提交身份证、营业执照、残疾证等证明,让改革惠及面更广。
4.出台一项改革保障规定
今年4月,日照出台《日照市“无证明办事”工作规则》,建立“无证明城市”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指导、督导改革实施工作,明确界定了“无证明办事”的内涵定义、适用范围、实现途径、电子证明法律效力、窗口人员免责机制等内容,要求对有数据库依托,但未实现数据共享的,部门之间核验的时间,原则上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如果办理事项为承诺件,原则上24小时以内完成核验,全面保障“无证明城市”改革成果落地。
从“无证明城市”改革成效看,基本实现了证明从“索要”到“不要”、从“纸质”到“电子”的重大转变。主要有三方面的亮点:
首先是减证数量多、范围广。把托清证明底数、清理无法律法规证明作为实施改革的前提,全面梳理排查办理政务服务等事项所需证明材料,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7857个证明材料免予提交(市级1864项、区县5993项),基本涵盖了群众日常生活办事所需的高频证明。
其次是充分利用数据赋能。按照“全程网办、数据比对”原则,把“数据共享”作为实现“无证明办事”的主要方式和工作着力点,创新研发“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系统集成化高、可拓展性强,不仅能实现了部门之间证明数据共享和在线核验,也为群众在线查询所属证明提供了便利。
再就是与告知承诺制结合推进。山东是国家告知承诺制的试点省,在推动“无证明办事”过程中,日照大力推行以告知承诺制改革为基础的信用审批,用“承诺”代替“证明”,以“信用”代替“跑腿”。同步加强核查与监管,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互联网+监管”、智慧监管等方式实施日常监管,做好告知、承诺、审批和监管有效衔接,杜绝监管真空。
下一步日照市将按照高标定位、对标一流的目标要求,持续扩大“无证明办事”覆盖面,深化电子证明和证照应用、切实强化改革保障,不断增强服务便利度和满意度,全力营造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办事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