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肖东 纪宗玉 赵卓
前不久,肥城市召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一组奋斗实干结晶的数字领跑泰安市,提振着广大干部群众跑赢全年的坚定信心。
数据显示,上半年,肥城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07.2亿元,同比增长58%,增加值同比增长22.8%,三项指标均居泰安市首位;完成外贸进出口27.2亿元,同比增长69.7%,其中出口18.8亿元、进口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1%、68.9%,均列泰安第一位;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为方向,布局实施总投资102.5亿元的现代农业项目182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7万亩……
“十四五”开局之年,肥城市牢固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生态、系统”三种观念,实施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数字经济、资本运营、民生优先“五大战略”路径,聚力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现代农业先行区、桃文化名城“一地一区一城”,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经济全面起势。当地列出24项重点任务、22个重点项目,设立不低于5000万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专项基金,与华为公司签订协议,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城市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厘清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肥城路径。目前新铺开实施数字转型企业30家,是去年的三倍。
支撑肥城经济“四梁八柱”的特钢、建安业持续发力。特种用钢产业集群产能置换一期项目投产达效,钢材产量同比增长55.9%;总投资80亿元的二期项目全速推进,投产后将实现生产线装备升级和流程优化。
肥城建安总部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引进总部企业5家,规划新建建安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建安设备延链产业。目前,首批总投资6.6亿元的鲁瑞电力装备等3个项目落地建设,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26亿元、税收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6%、57.5%。
高端化工、新能源企业发展质效并进。上半年,20家骨干企业营收、利润分别实现304.4亿元、2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9%、108.8%。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投资112亿元的和汇产业新城、100亿元的华电光伏新能源等52个项目签约落地,实际到位资金38.8亿元,位居泰安第一。
高点起步,强势开局。1-6月份,肥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3亿元,比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0.58%、9.5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0.86亿元,比2020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21.71%、6.08%。上半年,一二三产齐头并进,肥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1.9亿元、同比增长9.5%,总量居泰安各县(市、区)第一位。
奋战下半年,跑赢全年,打造高质量发展动能集成新优势,肥城风劲帆满。当地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百万头生猪一体化、农业大数据中心等182个现代农业项目加紧建设,年内至少有77个竣工运营。
肥城全年工业增加值将达到205亿元,同比增长21%;建安业实现产值830亿元,同比增长15%;三产预计全年完成增加值342亿元,同比增长8.7%。全市今年GDP将达到782.5亿元,增幅达到10%左右。
肥城市策划梳理420个重点项目,8月份实现“应开尽开”;实施资本运作,力争年内实现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实施数字化转型企业年内将达到60家,明年“应转尽转”……“十四五”开局之年,肥城正奋笔书写新征程上的优异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