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双双
本报通讯员 张兆坤
进入伏天,有“北罐之王”称号的宁津蟋蟀罐也进入了制作的“赶工”阶段,再过月余,全国各地“虫友”们便会慕名而来,收虫的同时定会带几个蛐蛐罐回去。整个8月和9月上旬,宁津县的几个蟋蟀交易市场将会人头攒动,一派喧腾,东北高声、吴侬软语、齐鲁腔调不绝于耳。
因自然环境、土质等因素,宁津县成为全国蟋蟀著名产地,被中国民协蟋蟀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华蟋蟀第一县”称号,所产蟋蟀兼具南北之长, 既有“南虫”个大、头大、项大、腿大的优势,又有“北虫”独具的斗性、耐性、凶性和烈性。宁津蟋蟀在全国蟋蟀大赛上,多次获得冠军,在香港举办的国际蟋蟀比赛中,也曾两次夺魁。
也正因如此,多年以来,宁津民间自发形成了大大小小多个“蟋蟀集市”。近几年,该县对蟋蟀市场进行规范改造,现有县城车站步行街、县城东关、孟集等大型交易市场6处。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蟋蟀交易市场销售旺季的日交易人次可达2万,日交易额300万元以上,年交易额3亿元左右。同时,捉蟋蟀也成为当地百姓的一项营生,捉蟋蟀能手们被称为“撬子手”。夏末秋初时节,不少在外打工的宁津人都会赶回家乡,成宿在玉米围成的“青纱帐”里钻进钻出,捉来的蟋蟀清早就会拿到交易市场卖掉。
销售蟋蟀用品用具的门市也会在旺季来临前补充货源,蟋蟀罐是最为紧俏的商品。刘营伍乡是县内蟋蟀罐生产的集结地,其中“刘记丫头”享誉大江南北。
“刘记丫头”蟋蟀罐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业内习惯称之为“丫头罐”,而“丫头”是刘秀芬的乳名,她和丈夫张建强的制罐手艺便是“招牌”,二人出手便是精品。揉泥、定型、压光、烧制……流程看似常规化却皆是门道。制成的罐子观之若玉,抚之若肌,叩之若磬,呵气生津,一个罐曾卖出1.5万元的高价。
夫妻二人以此为营生有10余年光景,如今在刘营伍乡已有5处院落进行集中制作,除了定型、压光等关键步骤和客户指定“丫头亲制”外,其他环节多由工人完成。尽管如此,一个做工精致的蟋蟀罐还是需要三五天时间才能完成,定制罐的雕刻环节经常费时半月有余。
“每年10月底开始接第二年的订单,还不到春节订单就能排到来年10月。”张建强说。随着“玩家”的年轻化,设计思路也要与时俱进,这是整个刘营伍乡制罐人的共识。
“天津七嫂子”是当地业内颇有名气的蟋蟀罐店家,门面设计极具古风的同时,又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店主李颂文与张建强合作多年。“捉蟋蟀、斗蟋蟀,玩的都是一份乐趣,并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他们生活、工作压力大,可以从蟋蟀身上寻找儿时的童真。”李颂文说。
除“丫头罐”外,宁津还有张华新蟋蟀罐、朴树堂蟋蟀罐、张吉峰过笼等享誉全国的陶器品牌。刘营伍乡宣传干事阚淑娟告诉记者,全乡蟋蟀罐从业人员有300多人,大小生产作坊有近30户,年销售额约为1400万元。销售多为分销商渠道,除实体店外,绝大多数都开通了“直播带货”等电商渠道。据统计,每年刘营伍乡的蟋蟀罐网络销售额约为420万元。
蟋蟀市场的繁荣也极大地带动了宁津县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今年春节期间,宁津德百杂技蟋蟀欢乐谷正式开园,其以传统年俗文化开篇,将非遗文化之魂、杂技蟋蟀之根,镶嵌于古风古韵的景观造型,“一步一景,十步一画”,美不胜收,短短半年已成为网红景点。玉博物馆内重达848公斤的玉石“蟋蟀王”更是当地知名“打卡地”之一。
“宁津涉及蟋蟀用具加工、住宿餐饮、旅游特色商品等十多个产业的从业人员将近4.5万人。”宁津县文化和旅游局一级主任科员张秀峰说,目前宁津县在打造德百杂技蟋蟀欢乐谷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大力推动宁津蟋蟀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蟋蟀系列旅游活动,延伸蟋蟀产业旅游链条,力促蟋蟀产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蟋蟀爱好者提供一个优良的选蟋、购蟋、斗蟋场所和蟋蟀文化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