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孟一
本报通讯员 王瑞
近日,位于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的户森研学农场里早早地聚集起客人,他们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载歌载舞,过上了自己想象中的田园生活。
“从来没想过在家门口也能看到如此辽阔的星空,没想到能像在广袤的大草原上一样享受酣畅的篝火晚会,这一切都太美好了。”看着已经玩到欢脱的儿子,济宁市民洪灿直言,无论是挽起裤腿下地,还是牵起手来狂欢,这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方式,对身陷繁杂生活中的城里人来说,都算得上是一种深深的治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想要在周末和假期“逃离”水泥森林,感受真正意义上的山野自然之气,这也为以区域为载体、以花果蔬产业为基底,探索“田园研学”等乡村产业振兴全新打开方式创造了难得的时代机遇。
今年,王因街道高点谋篇花果蔬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一方面,新荷兰文洛式玻璃温室、83个日光温室和物联网智控中心,主攻高端蔬菜种植、丰富域内现代农业产业业态。另一方面,建成精品葡萄观光采摘产业园、亲子研学园、文化体验园、生态景观带、特色民俗村等11个各具特色的项目区,项目功能科学互补、优质互动……一个强调一二三产融合和城乡交融互动的“花果蔬大世界”已经初具形态。
“我们最大的底气来自产业基础:域内特色葡萄和花卉种植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30多个品种、超千亩的葡萄和花卉,能让花果香气从春天一直绵延到冬天。我们最大的优势是区位优势:不论是从济宁市区还是兖州区驾车到镇里,都不到半个小时,非常适合做亲子、游园、体验类活动……”谈到花果蔬小镇蓝图目标的实现路径,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副书记(挂职)张仰喜表示,产业振兴离不开创新与融合,他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进一步的产业升级去强化域内项目的交融合作,进而推动城乡在人、技术、资金等全领域的要素资源流通。
在济宁最早吃特种葡萄种植“螃蟹”的刘村,阳光玫瑰、夏黑等当下炙手可热的葡萄品种却已经濒临“下岗”,取而代之的是很多人听都没听过的浪漫红颜、香槟皇后、妮娜女皇等。
“想引人来村里游玩采摘,超市随处可见的葡萄品种已经缺乏吸引力了,所以,我们今年进行了大面积的品种迭代,新上了百元级高端品种妮娜女皇,为专门迎合老年人的低糖需求,增种了无核白鸡心……很多老客户就是冲着我们丰富又罕见的葡萄品种而来。”刘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志说,农业生产要跟得上时代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对此,他们在产业园的统筹规划和资金扶持下,对原有葡萄田进行整体升级,投资200多万元铺设了水肥一体化设备,为新品种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项目引来了一张张订单。
有了人气,商气、财气才能陆续聚集。“设在储庄村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启用后,已经吸引来数十名创业者,快递进村、电商进村、网红带货等元素也被迅速填充了进来。”张仰喜说,未来,他们希望农村和城市能谈一场“恋爱”,通过“田园研学”等形式把城里人引进村,再以“乡村电商”等形式把农产品送进城,在“一来一去”间,引导新一轮的人才、资本、技术“上山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