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个时辰天还正晴的很,这一会儿功夫黑云就压了上来。正在东苏村桃园里帮着摘桃的山东省派长清区乡村振兴服务队的10名队员却不管这些,他们加快了手上的速度。过一会,收购车就要开过来了。受疫情和冰雹的影响,东苏村300多亩的桃子滞销了。得知消息后,为了卖桃子,队员们把亲戚、朋友都“骚扰”了个遍,又联系协调了济南城市建设集团采购卖了两万斤,救了东苏桃农们的“急”,“多亏了乡村振兴服务队,给俺娘看病的钱才有了着落。”桃农刘现军激动地说。
去年的这个时候,随着山东省“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展开,7月19日,分别来自省、市、区三级的省派长清区乡村振兴服务队的10名队员在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集合报到。他们带着各自“能量包”负责潘庄、陈庄等5个村的振兴服务工作,任务就是在这里插下乡村振兴的“秧苗”。
到了长清,大家一下子忙了起来,天天有干不完的事,不知不觉已是一年。
“振长”“村长”联袂
集体“插秧”讲究团队合作。不然,有人插的直,有人插的歪,很难长齐整。带队也一样。
一年下来,从刚开始的互不了解,到现在来自省财政厅的队长邱剑峰看着队员们越看越欢喜,“我们队员搭配覆盖老中青三代,来自省市区10个部门,要经验有经验,要活力有活力,各有所长,配合默契”。如何让10个人在5个村发挥最大的效能?邱剑峰可没少费脑筋:2个人负责一个村吧,容易各自为战;一起管吧,又容易职责不清。
经过和队员们商量,为了发挥各自特长,省派长清区乡村振兴服务队建立了“1+5+2”工作机制,即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各有1名同志负责,大家互相戏称为“振长”;重点帮服的5个村,也各有1名同志负责,被戏称为“村长”;每个村的乡村振兴工作,由负责这个村的“村长”牵头,负责五大振兴的5位“振长”共同参与,形成“1+5”的6人团队;同样,五大振兴中的每项振兴工作,由具体负责的“振长”牵头,5个村的“村长”共同参与,也形成“1+5”的6人团队;每个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每个方面的乡村振兴工作,都要依靠街道、村两级党组织,形成服务队“1+5”的6人团队与街道、村两级党组织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1+5+2”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服务队的团队优势和街道、村两级党组织的组织优势。
在“服务不添乱,帮忙不包办,参与不干预,努力多贡献”的服务宗旨下,“振长”和“村长”相互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能写会说,武能干能跑,在文昌街道的5个村上演了一场服务乡村振兴的“插秧”大戏。
“盘活”上做文章
陈庄村民营企业立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经营困难,基本停产。企业停产,当地用工肯定受影响,村里的地租也拿不到了。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村里的企业做死了!乡村振兴服务队在找银行贷款、投资公司融资和同类企业帮扶的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帮助企业“修书”一封给长清区委区政府,把实际困难进行汇报。长清区主要领导安排分管同志进行落实,经过后期和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旗下的济西农业公司协商,最终由济西农业公司出资进行租赁,该企业才又重新运转起来,目前已经开始生产。
盘活企业,相当于给乡村强健了筋骨。盘活土地则可以直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潘庄村村头原有闲置土地一块,村里想拿地生钱,却苦于没有门路和资金,连个厂房也没盖,地就一直在那里荒着。村党支部书记找到服务队,把这块地可以建成厂房出租的情况一说,服务队觉得可行。先找人拿设计方案,街道认可后,服务队投资160万元新建标准厂房1350平方米,出租出去后,村里就有了稳当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在村庄“插秧”
乡村振兴路子千万条,要因地制宜。旱地里插秧肯定不行,邱剑峰用“插秧得选对地”来形容。
去年服务队进村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开展村情镇情调研。2个月时间走访村民500多户,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详细掌握了五个村的村庄建设、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党建工作、群众生活、扶贫攻关等情况。实地调研了文昌街道乡村振兴工作,对黄河沿岸、万亩苗木基地、东部山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建设等多次现场考察,深入调研街道总体规划。与村街干部召开数十个研讨会、恳谈会,形成多份调研报告。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该队精心谋划“6511”工程。
“6511”工程即重点打造“一座城、一条河、一片山、一个园、一串齐鲁样板村、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争取把重点帮服的5个村打造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争取在文昌街道打造1个乡村振兴示范片;争取把服务队打造成1支优秀服务队。
文昌街道苗木产业小有规模,集中连片达到2万余亩。但是存在规模和品种参差不齐,销售分散抱不成团的问题。服务队到来后,帮助成立长清区苗木花卉协会,并带着企业参加博览会,提高品牌知名度。下一步,服务队还计划帮助打造一处苗木花卉市场,辐射带动周边苗木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没有固定路径可走,只要方向正确,“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经过一次偶然的接触,省派长清区乡村振兴服务队了解了一项技术先进的,集发电、取暖、洗澡于一体的光伏项目。按照一个村投资10万元,一年收入1万元,该项目一次投入可使用25年来计算,这种不用占用人力的项目收益其实是很可观的。本着对街道和帮扶村负责的态度,服务队多次到光伏生产企业实地考察,与其他项目认真比较,最终决定为5个村引进该项目。这么好的项目,省派长清区乡村振兴服务队也不藏着掖着,主动向其他乡村振兴服务队推荐,把自己的“能量包”无偿分享。
产业振兴就怕路子不广。路子广意味着可利用资源多。该队先后邀请省恒丰银行、省邮储银行、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公司、山东鲁望集团等15家相关单位来长清考察对接项目,为了让乡村具备造血功能,这群“插秧人”可谓煞费苦心。
不辞长作长清人
一年时间已过,这一年有300天吃住在乡村振兴“插秧”一线,队员们俨然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家是啥,就是时刻的牵挂。今年春节期间,疫情袭来,大年三十晚上,队长邱剑峰刚吃完晚饭,来自济南日报报业集团的队员董宏磊给他打来了电话。原来,董宏磊给5个村联系了一批防护设备,问问队长怎么安排。愁啥来啥,服务队加急把当时炙手可热的防疫物资运到街道和村里。接着该队又和长清区苗木花卉协会联合捐款5万元用来购买物资支援街道防疫指挥部。整个疫情高危期,省派长清区乡村振兴服务队先后为文昌街道和五个帮扶村联系捐助了价值60余万元的战疫物资。在乡村振兴服务一线,作为全队唯一一名非党员,董宏磊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来自省总工会的姜艳荣老母亲病重,家中无人看顾,自己又得进村服务,无奈之下,她直接把老母亲接到了长清临时租赁的集体宿舍,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母亲。队友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和队员聊起来,邱剑峰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偶尔静下来他会想,时间太短,乡村要做的事情太多。他们当下能做的,就是马不停蹄往前赶,把乡村振兴的“秧苗”插好插正,希望明年这个时候,能和5个村的群众共同享受“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邵明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