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大水泊镇以党建为统领,以阳光平台、首席专家、信用激励为着力点,构建“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主体”的乡村治理架构,走出了一条具有大水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
时下,漫步大水泊镇初家村,富有设计感的图书馆、咖啡屋拔地而起,特色民宿日渐展露新颜。据村干部介绍,他们正在打造设计师村,引进最优秀的设计师来村打造自己理想中的田园乡舍,目前已经引进了33位签约设计师,有十多栋民房正在进行装修。
培育首席专家,以知识、文化、理念促乡村治理是大水泊镇推进乡村治理的根本抓手。去年以来,镇党委积极实施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工程,通过外引内挖,组建起以名校专家博士、党政干部、优秀支部书记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并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清华大学学生实践基地等机构,将先进文化和理念嵌入乡村治理,以文化浸润乡村、提升村民、振兴村庄。目前,全镇共引进20多名乡村振兴首席专家,70多名高层次人才。在专家人才的带动下,全镇已吸引社会资本2亿多元,改建流转的400多栋房屋,发展特色民宿,既优化了村庄环境,又带动了集体和农民增收,大水泊镇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大水泊镇辖89个行政村,共1.5万户、4万人口。群众上访的问题中,80%涉及农村,其中又有80%与农村“三资”有关。为此,大水泊镇党委反复开会研究,从“三资”管理问题易发多发的环节入手,由镇党委主导建立网上村级事务阳光平台,将村级财务收支、“三资”使用等情况,实行上墙、上网双公示,让老百姓在村公开栏、镇便民服务大厅触摸屏或通过电脑、手机上网,就能随时查询和监督村里的财务情况,把农村“三资”管理晒在阳光下,让老百姓看得明白、村干部干得清白,以公开、公平、公正促乡村治理。
大水泊镇初家村村民刘昌波告诉记者,通过阳光平台村里所有大小事、账目都进网,村民一看便明白,很好。
大水泊镇还坚持线上线下一起发力,线上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网站,线下成立农村产权交易分中心,由镇纪委干部、村纪检委员全程监督,既避免“暗箱操作”,又促进村级资产保值增值。自村级事务阳光平台运行以来,为所辖村集体节约支出80多万元,目前“三资”问题已实现零上访。
大水泊镇党委书记滕新强说,过去基层工作是党委、政府唱主角,镇村干部为主干,群众参与度不高,对各级工作不知情、不买账、不认可,甚至有时还产生对立情绪,成为乡村治理一大难点。只有让群众唱主角,乡村治理才能行之有效。老百姓看到自己村子变了样,普遍感觉发展有盼头了,大家这样才能安居乐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各级党组织的号召下,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行动自觉。大水泊镇党委因势利导,加强信用激励,对志愿参与疫情防控、慈善捐款的群众给予信用加分,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以诚信、道德、自治促乡村治理。经过发动,全镇89个村都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志愿者总数达6600多人。所有村取消了零工,实现了村级财务零负担。同时,各村党支部自发组织捐款112万元,全镇上下形成了合力抗疫情、齐心促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在此基础上,大水泊镇又将信用建设与护林防火、“户户通”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作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在全镇掀起了讲文明守诚信、投身志愿服务的新风尚。今年清明防火期间,各村发动志愿者8000多人次,到重要位置值守巡逻。通过三个方面的探索实践,大水泊镇乡村治理初见成效,治理力量由“散”变“聚”、干群关系由“冷”变“热”,涌现出了河东乔家、岳家等一批由弱变强典型村。(于洋 于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