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自从用上这配方肥,庄稼长势越来越好!” 8月3日,在陵城区糜镇堤口孙村,村民孙世恒指着自己家的玉米地告诉记者说。
孙世恒种了15亩地,最近这两年,他发现,肥用得越来越多,可产量却越来越低。他很无奈:“二胺、尿素、复合肥轮番使用,可效果不明显。 ”在糜镇,孙世恒的遭遇比比皆是。
今年开春,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落户糜镇,不仅可以为糜镇中化农业MAP示范农场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为周边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农民提供涵盖土壤检测、品种规划、配方施肥、定制配药、农民培训、智慧农业、农机服务以及农业金融和农产仓储销售等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给农户提供符合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的从种到销的现代农业全程综合解决方案。
孙世恒闻讯半信半疑地来到了糜镇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员听他说明情况,让他到自家地里取点土来“化验”一下,根据测土结果再决定施什么肥、怎么施、施多少。孙世恒回家取来了土壤标本,6个小时后,土壤“体检”报告单就出来了。他看着技术员在自动终端配肥机输入土壤成分数据,化肥成品就出来了,前几年买化肥每次都得装上一大车,这回连半车都没装满。
之前,孙世恒家的1亩玉米地需要施用25公斤二胺、15公斤尿素,可这次,1亩地只施用10多公斤配方肥,效果却让他欣喜不已。“玉米长势良好,穗也明显比往年大,看这阵势,玉米亩产预期能达700多公斤。”算下来,孙世恒家的15亩玉米比往年能多收2000多公斤。
测土配肥的新方法迅速传开了。给土壤开药方,这个新生事物让糜镇附近的农民既惊叹又称赞。糜镇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善平说:“通过种粮大户的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认识到了施用配方肥的好处,我们已建立起测土到田、配肥到站、配送到户的新模式。 ”
截至目前,糜镇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还举办了大棚菜防治知识、农田病害严重的预防等4期农技培训讲座,受众220余人次,通过科学、高效的农田管理模式,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本报记者彭彦花本报通讯员陈启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