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布双起 本报通讯员 陈清林 杜汉书
在阳谷县七级镇孙庄村,一提起周延民种植的哈密瓜,人们无不伸出大拇指啧啧称赞:“人家周延民种植的哈蜜瓜又大又甜,不少外地客户都找上门来抢购,那场面真是让人羡慕。”
在村民的引荐下,记者来到周延民的哈密瓜棚,只见一个个人头大小的哈密瓜从绿叶中探出头来,满脸堆笑,好像在欢迎客人的到来。“一株哈密瓜秧结两个瓜,上下各一个,两个瓜间距一米二三左右。现在摘的是下边的头瓜,一个平均长到有四五斤重,走车价是每斤两块六,比去年每斤高出一块钱,两个棚头瓜能摘2万多斤。”周延民一边忙于给客户采摘着哈密瓜一边介绍说,“再过20多天,就要采摘上边的二瓜了,你别看这二瓜,长相并不比头瓜差,因它生长时温差大,积累糖分高,平均每个比头瓜重2斤多。
今年53岁的周延民,是一个普通农家妇女,高中文化,肯学习,爱专研,以前和丈夫孙希田曾搞过沉沙池清淤工程,带过工,管理过工人,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2013年转行农业种植,经过外出考察学习,她选择了适合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周延民所在的村属于沉沙池区,土地大部分是跑水跑肥土质差的沙荒地。“沙荒地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只要项目选的准,沙荒地也能变成金。”周延民坚信。在上级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周延民对自家仅有的7亩沙荒地进行综合性改造,并建了5个棚种植哈密瓜,开始了沙里“淘金”。
“种植哈密瓜关键是病虫害防治,尤其在幼苗时期要特别注意病毒、烂苗、烂根、死苗等病害的预防。”周延民说,“在种植管理中,俺主要施用经发酵的鸡、羊、牛粪和有机肥,采用浇水溶肥、喷施沼渣沼液和牛奶的办法,既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地的肥力,又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同时,确保了哈密瓜的种植的有机、绿色和无公害。
近年来,周延民种植的哈密瓜以甜度高、口感好、有机绿色无公害享誉市场,不仅在当地俏销,还远销到广州、深圳等地。仅哈密瓜一项,每年给周延民带来可观的效益,并带动村里3户困难户脱贫致富。
经过几年的学习、钻研和实践,周延民由原来的不懂技术,到现在成为哈密瓜种植的“名师专家”,谁家的哈密瓜得了病,第一个要请教的就是周延民,只要周延民一看,就手到病除。现在,周延民不但管好自己的5棚哈密瓜,还经常被村民和外地客户聘请做技术“顾问”。
“俺这里原来是沉沙池贫困村,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和上级的支持帮助,才使俺过上好日子,俺要知图恩报,回报社会。”周延民说,“下一步,俺要扩大规模,成立哈密瓜种植合作社,利用俺学到的技术,帮助带动周边更多的村民在沙荒地上种出‘致富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