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荣成留村:百年古村蝶变记

2018-10-07 07:38:49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孩童时期,最快乐的莫过于暑假时住在奶奶或姥姥家,三五个小伙伴聚在一起,吃着冰棍儿,踩着村庄里的石板路,蹦蹦跳跳着去池塘边玩耍。那时的我们,不怕晒、不怕热,非要顶着烈日玩到大汗淋漓,去林间捉蚂蚱、捉蛐蛐,去山上摘野果,酸得直眯眼……那些对村庄的美好记忆,随着都市化生活的冲击慢慢褪去。但在宁津街道有一座古村落,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可以让我们重拾回忆,再见乡愁。

  这里群山怀抱、小河环绕,用孟浩然的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这里就是美丽乡村——留村。

  留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朝,是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村落。由程氏祖佰通由河南洛阳迁徙至此定居成村,因此处襟山带水、山清水秀,该村程氏始祖希望后裔可以世代留居此地,故命名为留村。

  关于留村村名的另一个来源,记者听村里的老人讲过这样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在唐末黄巢起义年间,一起义军头领遭唐军追杀落难至此,被村中一程姓老妪藏于柴草堆中。当唐军以老妪身背的孩子为要挟交出起义军时,老妪跪下请求不要杀背上的孩子,说背上的孩子是她的侄子,而旁边领着的则是自己亲生的,要抓就抓自己的孩子。老妪的言辞感动了唐军。起义军头领躲过一劫,欲以宝剑相赠被谢绝。临行前,该头领告诉老妪在门框上插柳枝作为记号,待起义成功后便可免遭义军屠杀。老妪挨家告诉其他村民挂上柳树枝。待黄巢大军到此,看到每家每户都有记号,便让全村免于烧杀,故得名‘留村’。”

  虽饱经几百年的风霜,但现在的留村全然没有断壁横垣、杂草丛生的破败感,途经留村的路是硬化平整的水泥路,刚到村口映入眼帘的便是小桥、流水、人家。实木打造的桥栏、绿树装点的岸堤、河水自北向南缓缓流淌,几位村民坐在河岸的大树下乘凉,闲谈着家常,享受着夏日午后的时光。那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耳畔的鸟语虫鸣、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响,将人们不安定的心瞬间抚平。

  记者走上前去,和村民攀谈,其中一位叫程毅勇的大爷向记者回忆起关于这条河的往日场景:“村里一共有两条河,村东头一条,村西头还有一条,以前河岸垃圾成堆、杂草丛生,是有名的‘臭水河’。”2015年起,经过几次修缮整治,才有了现在的模样。“现在河水整治好了,我们老百姓打从心眼里高兴,每天午睡起来,我们哥几个就拿着板凳到这里乘凉,感觉真不错。”大爷边说边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越过小桥,北边台阶上几间新修盖的灰色瓦房便是留村去年建设的游客服务中心,几间屋子分为南、北、西3处厢房,西厢房用来作为新的根雕馆,北厢房作为村委办公室和党员活动室,南厢房的便民超市已经开门营业,宁津卫生院设立的便民诊所和农商行留村代办点也即将正式落户。而游客服务中心门前便是公共停车场和健身活动中心,由于留村老房子居多,狭窄的门口停车十分不便,停车场的修建为百姓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超市、银行、诊所、停车场等的修建,让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解决生活用品购买、看病、存取款的需求。

  在与游客服务中心紧邻的一栋房屋,几位工人正顶着烈日整修施工,想必村里又要有什么新动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程军福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村里的商店,商店门口的这块场地在过去是戏台,因为年久失修,很多石块都松垮了,又旧又不安全,我们准备好好利用这里,打造一间咖啡馆,让游客可以进来歇歇脚,翻翻书,感受这座小村的历史印记。”

  继续西行,便真正踏上了留村独具特色的石子路,一眼望不到头的石子路,满载岁月痕迹的海草房,不经意出现的狭长胡同,长满爬墙虎的屋顶,家家门口栽种的绣球花……典型胶东古村落的美,与江南水乡的婀娜多姿不同,这里展现的是胶东人传统的朴实与勤劳。

  “这里原先是土路,路面坑洼难走,根本不通车,摩托车都得蹦着高儿过去,更别说下雨天,根本无法下脚。不仅路难走,路还特别窄,村民门口的菜园、粪堆、草堆等把路堵得严严实实,农忙时拖拉机也开不过去。从2015年起,村里组织清理门口‘三大堆’,硬化道路1万多平方米,石岛管理区帮助村里绿化美化土地140多亩。2016年,拆除了240户的草厦子。”程军福介绍道。

  留村共有300多户村民,其中海草房有140多座,为带动村内旅游经济发展,引导更多的人认识海草房、树立保护海草房的意识,今年,留村与专业设计师以及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合作,整修设计了3座海草房民宿,即将接受游客预订。3座海草房民宿均采用古典设计风格,以竹、木为设计元素,打造适宜现代人居住,且保留古韵的特色雅居。

  程氏祠堂作为留村悠久历史的见证,坐落在民宿的西侧,程氏祠堂修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每逢春节,留村便升族谱摆供案,祭祀列祖列宗,燃放鞭炮表演杂耍。抗日战争期间,祠堂遭日军烧毁,宗庙祭祀仪式便终止。2016年7月,根据史料考证和族内老者忆述,重修程氏祠堂。祠堂内悬挂程氏先人画像,详细记载留村程氏起名的32个辈字和198字的程氏家训。

  与祠堂南北相依的便是留村的根雕馆,留村的根雕艺术起源于村里程忠德、程毓宏两位老人,根雕馆里摆满了根雕艺术作品。有的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有的大气磅礴、气势非凡,展现出深厚的根雕艺术功底,两人均为市根雕协会会员,其根雕作品都在200件以上。其中,有140多件作品在市博物馆展出。程忠德还被省文化厅评为“农村优秀文化人才”。

  沿村路一路西行,到了村落的最西头,这里坐落着留村著名的元代古墓群,是留村历史最直接、有力的见证者。这里13亩的土地上有石坟48座,目前仅有7座保存较为完好。古石墓用花岗石建造,经过600多年的风雨侵蚀,墓表石层呈青灰色。石墓呈陀螺型,墓盘下一尺多高的底座上,雕刻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图案,并镌刻着墓主及其后代的姓名。这处石墓群是我国唯一一处历史悠久且地表封石依然完整的元代石墓群,201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郯城:“土医生”为田地“把脉”问诊
下一篇:沂水县崔家峪镇应急分队队员成为“消防员”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