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申东方
本报通讯员 李乃勇 邹桂恒
正值六月,天气转热,而在冠县辛集镇,三位来自省煤田地质局的“第一书记”工作热情丝毫不减。
驻村一年多来,在带领贫困户脱贫的同时,他们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帮助村子打造有战斗力的班子,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他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在这片田野上耕耘新的希望。
做好“信”字文章重树支部形象
军盘寨村,相传因北宋年间辽国萧太后曾屯兵于此而得名。乍一听军盘寨三字,给人一种纪律性强、凝聚力高的感觉,而“第一书记”吴善虎刚到村时,发现村里的情况正好相反:村“两委”15年未能正常换届,台上台下矛盾突出,信访量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流行“党员不党员,只差两毛钱”的顺口溜。
看到引以为豪的党员身份在村民眼中如此“廉价”,吴善虎十分痛心,这也坚定了他改变军盘寨村的决心。经过走访和思考,吴善虎决定对症下药,从“信”字上做文章,重树党员威信、重建干群信任、重塑村民信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观念的改变也非朝夕可就。吴善虎就从一件件“小事”做起:通过个人努力和辛集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妇女节为群众送上免费体检套餐;儿童节为小学生送上新书包新文具,硬化胡同解决雨雪天出门难……每次活动,他都让村“两委”成员全程参与,并告诉村民,这些都是村干部的功劳。久而久之,村“两委”重新树立了威信,村内干群感情也进一步加深。不久前,在一次生产路修整涉及地边问题,村干部们积极行动,独立解决了问题。
洼陈村告别积水群众送上掌声
刚入驻洼陈村时正是雨季,被积水淹没的大片农田为赵树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开始,他便决心从治“洼”入手,首先改善村内基础设施。洼陈村地势低洼,大部分农田地势较低,同时土壤盐碱化严重,平时难有丰产,遇到洪涝灾害更是颗粒无收。
赵树山利用省财政“一事一议”专项资金兴修水利设施,新建桥涵17处,安装水闸4个,彻底改善了污水横流现象的发生。由于村庄地理位置偏远,自来水水量很小,洼陈村家家户户还都用着传统的压水井来满足生活所需,但是压水井取出来的水质偏咸。赵树山向单位争取帮扶资金30万元,打了一口520余米的深水井,既解决了村里老百姓吃水用水的问题,也为村庄下一步大棚种植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有一次,赵树山进村考察铺设自来水管道时,几位村民看到他的到来,自发鼓掌欢迎表示感谢。赵树山说,那一刻,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选准一个人带强一个村
近来,大王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子海对村务的处理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在镇党委、政府和驻村“第一书记”孙钦柱的帮助下,这位上任不久的“领头雁”带领村民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争取280万元资金建设高效农业种植基地,提高了村集体及村民收入。
大王庄村曾是典型软弱涣散村。村党支部书记威信低,执行力不强;党员干部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在与镇上负责同志多次商讨和考察后,孙钦柱决定发动张子海竞选村党支部书记。
此前,张子海在村内经营一家企业,眼界比较开阔。在镇党委调整下,他担任了村党支部临时负责人。他明确表示,将自己的工资捐献给村里,自己只为村民服务。主持工作后,张子海凡事自己主动带头,处事公平、公正、公开,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党员和群众。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他总是主动向孙钦柱和镇工作人员请教。在向相关部门争取资金等对外事务中,他也诚恳邀请孙钦柱陪同,积极汲取经验。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他总是及时记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就这样,通过近一年的工作,张子海在党员和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在换届选举中顺利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单靠上级扶持或者‘双联共建’单位帮助,村子永远无法脱贫。只有选准一个人,才能真正带强一个村。”孙钦柱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