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苑 莘
本报通讯员 李 敬 李晓宇“人家赛瓜会上,有的瓜又大又甜,有的就不行,这瓜到底得咋种啊?”“你看,咱们大家的效益好不好,关键在技术。同样是种甜瓜,有技术支持咱们才能把种植效益最大化。”5月7日,莘县魏庄镇同利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同利和前去合作社咨询的农民王战民讲到。
为了让王战民有更直接的印象,王同利说:“咱们明公集村的村民张保平种植甜瓜的时候,作物每个生长阶段的施肥都是严格按照咱合作社的指导进行,他家的甜瓜明显个大味甜。”紧接着,王同利结合市场需求,向王战民提供了种植建议。“只要是种瓜的事,合作社啥都管,咱这致富的路子都是合作社给铺的。”王战民说。
“种植技术对瓜的品质有很大影响”,谈到育苗,王同利开起了玩笑:“育苗就像照料没出满月的婴儿,不仅要心细还要精通育婴知识。”王同利表示,在前几年由于农民群众对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种植收益差别很大。近两年大家对技术的认可度提高了,收益上去了,种植热情也高了。王同利还是明公集村的党支部书记,谈到下一步的打算,王同利表示将发展电子商务,帮助贫困家庭致富,带领全村人共谋发展。“去年电商在农村的发展势头很猛,今后如果不懂电商,那就必定会落后。”王同利对新事物充满了兴趣,他说:“其实,只要到当地的收购市场上看看就知道,村民为了把自己的瓜果卖个好价钱,凌晨两点就赶到市场上等着,白天还要忙农活,非常辛苦。如果是电商模式运营成熟,那农民就会节约更多的劳动力成本。”
除了帮助当地农户,合作社还借助展会“走了出去”。4月下旬,同利合作社参加了今年的聊城(莘县)瓜果菌博览会,将合作社掌握的种植经验和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尤其是有种植意向和种植热情的年轻人。合作社的种苗通过宣传远销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目前,魏庄镇像同利合作社这样能为群众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大大小小有几十家,他们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各种实践创新更新技术知识,源源不断地向当地农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对农民的帮扶支持范围涵盖了提供优质种苗、联系客户销售源、提供管理经验、进行市场预测、跟进作物监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