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威海供电公司精准扶贫攻略:"输血"+"造血"

2016-11-25 08:45:24  |  来源:威海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扶贫攻略:“输血”+“造血”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精准扶贫工作侧记
    走进乳山市二龙口村,屹立于村中央的一座冷风库格外引人瞩目。冷库内,一箱箱、一垛垛葡萄整齐地排列在架上,金手指、红玫瑰、美国提子等名贵品种不乏其中。前来提货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二龙口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254户,133户为贫困户,193人年人均收入低于3372元的基准线,贫困户中又有51户是因病致贫,村集体年收入低于3万元,属于典型的贫困村。自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与该村结为帮扶对子以来,威海供电公司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种果树、修河坝、架电网,为农民脱贫开出一剂剂良方。“精准扶贫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精’与‘准’上出谋划策,努力让农民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威海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马德俭说。
    行业特色见实惠
    走进二龙口村,位于村中央冷风库顶的蓝色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
    与其它的光伏发电项目不同,二龙口村的光伏项目是威海供电公司为该村争取的精准扶贫政策之一。今年6月,得知山东省电力公司有一批光伏扶贫项目后,公司主要负责人积极与上级沟通,在二龙口村建起全省首个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总容量6000瓦,年发电约1.5万千瓦时。该项目既节省土地又能给村民带来利益,是利用村属冷库屋顶安装建设的,所发电量全部由冷风库无偿使用。发电收益将主要用于对二龙口村贫困群众的脱贫扶持。
    如果说光伏发电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那么冷风库建设则为农民脱贫提供了强力保障。二龙口村主要产业为葡萄,种植面积近400亩。往年,葡萄成熟后,都是小商小贩到村里收购,价格被压得很低,有些农民不得不用车拉到20多里地外的309国道售卖,全年的收入也仅仅是能够保住成本而已。“卖果难”“低价售”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建立冷风库,成为全村村民的迫切期望。
    而严峻的现实又摆在村民面前。二龙口村原来只有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位于村西北部。由于变压器容量小且偏离负荷中心,再加上主线线径细、线路老化严重等情况,遇到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时常发生故障停电。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脱贫所需的能源,供电公司在与村委会多方沟通下,对农网改造计划进行调整,将原定于2017年进行的农网改造提前到今年。任务下达后,运检、设计及供电所立即开展联合办公,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线路勘察及2号台区定位工作。随后,公司组织党员突击队进村施工,经过连续三天作业,完成了1号台区改造、2号台区新建及全村高低压线路改造,将原来的裸铝线全部更换为绝缘导线。两台容量均为200千伏安的变压器,可满足全村五至十年的用电需求。
 电压稳了,电量足了,闲置多年的冷风库项目随即启动。经过两个多月的安装调试,一座容量为150吨的冷风库建成投运。在这里,贫困户存储葡萄比市场价每斤低1毛钱,减轻了贫困户负担。同时,村集体通过提供冷藏服务增加收入,一年可增收6万多元,还能为村里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5个,每个贫困户年增加收入约4000元。“冷风库建成后,村集体收入增加到10万元,而且还带动一部分群众增加劳动收入。就拿二龙口的贫困户杨自发来说,种植3.5亩葡萄,如果一半产量采取季节销售,一半储存到冷风库实行反季节销售,每年可增加收入3万多元,生活就不犯难了。”二龙口村村委会主任刘建波说。
    扶贫策略见实效
    要致富,先修路。对二龙口村来说,致富不仅要修道路,还要修水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的命脉。对于二龙口这样的山村来说,缺水意味着贫困。
    “我们村最大的难题是缺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因为争水导致的邻里纠纷。”刘建波说。由于土壤贫瘠、含水层浅,有的地块用手就能挖出山石。唯一的水源就是村前流过的小河。去年,由于持续干旱,河水断流40多天,庄稼枯萎、果树打蔫。缺水,导致二龙口村比往年减产近百万元。
    年初,二龙口村决定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可是,受制于村集体经济,水利设施的资金还不足一半。正在村里走访的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负责人获悉情况后,立即协调一台挖掘机、两台工程车赶来助阵。经过连续6天的施工,在村东、村西各挖了一个蓄水池,开挖灌溉渠道2000余米,对淤积了15年的河道进行清淤,清除淤泥、垃圾上千方,为全村增加蓄水量1万多立方米,一举解决了全村农田灌溉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仅仅输血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造血,使其本身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威海供电公司领导班子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共识。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公司组织人员进村调查,访民意、听民声,与农民面对面拉家常,探讨致富“攻略”,收集到种果树、建冷库、修水库、发展生态农业等建议30多条。公司在集中各方面意见后,决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当地已有的葡萄产业为主,配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一个以“生态农业”为中心,发展观光+采摘+农家乐的致富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为解决二龙口村葡萄品种单一的情况,威海供电公司还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玫瑰香、金手指等畅销品种,并购置了3000棵梨树苗,免费赠送给贫困户。用不了几年,二龙口村将形成一个以葡萄为主,四季均有水果的农家乐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第一书记”见实招
    在二龙口村,提起徐兴华的名字,村民不约而同地伸出大拇指,“好书记、好干部、实干家”等词汇毫不吝啬。徐兴华,何许人,为何能得到村民如此赞许?
    今年48岁的徐兴华,是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输电工区副主任,一向以严谨细致闻名。当单位领导问他是否能到二龙口村做“第一书记”时,他一口答应了下来。尽管面临着女儿高考、妻子加班、老人需要照顾等问题,4月12日,他还是毅然带着行李来到二龙口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东沙河工商所强化乡村集贸市场整治力度迎接省级卫生镇考核
下一篇:聊城鄄城农机“卫士”进村入户“暖民心”
 
0
 
 
 
 
推荐资讯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增收
共富车间助力群众就业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业 多点发力点亮绿色经济
宁阳:持续壮大林果产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观走访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远”实践团参
种下“牧草绿”,治愈“盐碱白”
种下“牧草绿”,治愈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