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远市金岭镇西南端,覆盖13个自然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大户庄园示范区,正以“统分统”机制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作为核心村的大户陈家村,通过“统一规划、分包经营、统一服务”的创新模式,荣获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成为齐鲁大地“千万工程”经验落地的鲜活样本。
“过去荒山荒坡没人待见,现在成了聚宝盆。”在大户陈家村“十字街”上,村党委书记陈松海向记者介绍大家刚刚观摩过的山地自行车赛道。据介绍,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片区统一整合1.25万亩土地资源,引进阳光玫瑰葡萄、矮砧苹果等优良品种,建成现代农业园区。注册“大户庄园”公共品牌后,过去“散兵作战”的农户实现“抱团”对接大市场,彻底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了单村发展“各自为战”的困境。
在“分”的环节,片区创新“小型农场集群”模式,打造了120余个家庭农场。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前果农要自己建园搞种植,前期投入很高;现在可以直接承包果园,省下来的钱可以用在果树管理上。合作社还有优惠政策,果树没收益之前免除租金,果农压力小了,收入多了!”这种模式辐射带动1000余名村民就业,实现生产自主权与统一技术指导、农资供应服务的双赢。
大户庄园示范区依托品牌效应,片区深耕三产融合。一产稳固特色种植基础,二产发展葡萄醋、苹果脆片等深加工产品,三产则以“农业+文旅+体育”为方向打造国家3A级景区“大户庄园”,年接待游客近25万人次。高标准山地自行车赛道已承办14场国家级赛事,2025年全国“村BA”北部大区赛、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大活动在此举办,直接带动农副产品销量翻番,知名度显著提升。
村集体经济的壮大让民生工程落地有声。片区建成乡村振兴研学教育基地,设有红色文化、现代科技农业等4个实践教学点,年培训量预计可超过3万人次。直播电商直播间里,村民化身主播,将苹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联合党委构建的“四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周边村集体实现增收,道路硬化、污水治理、养老服务等民生工程得以顺利推进,村民安居乐业。
从零散村落的“各自为战”到连片片区的“抱团发展”,从单一农业的“靠天吃饭”到三产融合的“多元增收”,大户陈家村以“统分统”机制为抓手,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路径。“荒坡放上赛道、建起民宿,它就活了——体育赛事聚人气,文旅项目留客,最终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陈松海说。这片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上演着生态优美、社会进步、村民安居乐业的生动实践,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
YMG全媒体记者 唐寿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