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市中讯 “十四五”以来,市中区将妇女儿童事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精准赋能、筑牢保障底线,在健康、教育、就业、治理等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妇女“半边天”作用充分彰显,儿童成长环境持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健康保障实现全周期护航。针对妇女,规范孕产期全流程保健管理,持续推进“两癌”筛查与健康宣教,不断提升早诊早治水平,女性人均期望寿命与健康期望寿命稳步提高;聚焦儿童,强化新生儿重点保健,有效控制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推进近视防控、健全免疫规划服务网络,同步强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全方位守护妇女儿童健康。
坚守教育公平底线。构建女性终身教育支持体系,鼓励女性参与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突破传统局限;在学前教育渗透性别平等理念,保障女童受教育权利,严格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应入尽入”,尤其关注特殊群体入学需求。同时推进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营造优质、均衡的教育环境。
就业创业赋能女性逐梦。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专场招聘、公益岗位扩容等举措,助力困难妇女就近就业;开展特色技能培训,优化创业扶持政策,以补贴、贷款等方式破解融资难题,推动更多妇女从“能就业”向“就好业”“创好业”转变,释放经济发展“她力量”。
治理参与与权益保障双提升。健全女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各级党政班子、企事业单位合理配备女干部,加强基层女性干部培养,推动新兴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让女性智慧赋能基层治理。同时织密法治防护网,严厉打击侵害妇女权益违法犯罪,健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聚焦儿童安全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预防校园欺凌与未成年人犯罪,全方位筑牢安全底线。
社会福利与阵地建设暖民心。为100余名低收入妇女申请“两癌”救助金,持续完善妇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9个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站,为孤困儿童提供个性化帮扶。“匠人筑家 润泽中兴”工程扎实推进,开展120余场家庭教育活动惠及万余人;推进4个省级妇女儿童家园提质增效,建成95个妇女微家,服务效能持续强化。“十四五”期间,全区涌现出国家和省市区级三八红旗手92名、最美家庭等各类优秀家庭372个,典型引领激发发展活力。 (记者 董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