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报10月30日讯近年来,崂山区锚定“打造全国一流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总体战略目标,顶格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是2023年全市首个挂牌的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总占地面积2918亩,以青岛智算谷为中心园区,向西联动海尔科创生态园、向北联动海信全球研发中心,重点推进青岛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青岛智驾云工场以及国际数智港三大“园中园”,打造“一谷两翼三园”的发展格局。   园区做实国创中心、智算集群、联通出入口局三大基础支撑,聚焦打造智能终端先进制造示范地、软件算法自主创新策源地、数据产业服务生态集聚区三大主攻方向,发力具身智能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海洋人工智能服务及装备三大特色赛道,聚焦智慧海洋、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生命健康、智慧金融、智慧文旅七大领域,打造一批应用标杆示范场景,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山东省、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承接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人形机器人、海洋领域大模型、垂直领域大模型三大细分赛道,赋能无人装备、汽车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新招引落地海尔兄弟机器人、灵图创新等补链强链项目40个,园区已聚集中科曙光、励图高科、自然语义、星图智慧等重点企业300余家,其中独角兽企业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瞪羚企业21家,构建起梯度培育体系。   目前,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正发力重点建设中关村硬创空间、浪潮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青岛市AI大模型创新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汇聚海洋动力-物理环境与智能感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35家,助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项目的持续落地,不断加强产业集聚效能:华为、中科曙光、国家海洋实验室、国创中心等算力资源在园区实现汇聚,可调度算力规模突破5000P;培育37个行业垂域大模型,形成大模型矩阵;联通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已开工建设,青岛数据集团已落户崂山,园区企业标贝科技的4D-BEV上亿点云标注系统入选国家数据局数据标注优秀案例集。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姜丹宁通讯员崔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