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东明:“精准信息链”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2025-09-19 07:24:21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多亏高委员反映的灌溉问题得到解决,今年咱村200亩葡萄每亩增产至少300斤!”近日,东明县马头镇鲍夫庄村的葡萄园里,种植户张国民喜滋滋地算起收成账。口中的“高委员”,是东明县政协委员、省科技特派员高贵华。去年,高贵华在走访中发现该村灌溉管网老化导致“浇地难”,通过社情民意信息上报后,东明县农业和水务部门很快立项改造,惠及周边5个行政村。

  这是东明县政协委员通过社情民意信息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东明县政协持续推动委员深入基层,将收集的“民情民意”转化为“发展良策”,架起连接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为乡村振兴注入“政协力量”。

  察实情:把“农家事”记成“心头事”

  “乡村振兴,关键在摸清底数、精准施策。”东明县政协常委、林业局局长孙书华每年都花费大量时间扎在乡村。在马头镇林场调研时发现林下经济虽有基础,但存在“技术散、销路窄、品牌弱”等问题。经过3个月走访调研,撰写的《关于推动林下经济标准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被纳入重点提案得到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当地建成3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带动2000余农户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建良策:让“金点子”变成“金钥匙”

  “村里的老手艺快失传了,能不能想办法救救?”在东明县刘楼镇小路店村,政协委员张艳娜听到蓝印花布技艺第六代传承人陈旭升的叹息后,立即走访全县12个非遗项目传承人,形成《关于建立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信息上报后,迅速得到承办单位文旅局的回应,很快出台政策,对非遗工坊给予相应扶持。目前已建成东明粮画、东明香肚、东明红薯粉条、手工挂面、东明西瓜酱制作技艺以及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等非遗工坊,带动800余名村民就业,成了县重要文化产业支柱。

  聚合力:从“单打独斗”到“众人拾柴”

  “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东明县政协委员联动起来才能形成‘大合唱’。”这是县政协常委、东明县农业农村局原总农艺师王人杰的实践体会。去年,王人杰联合11位农业界委员组成“乡村振兴智囊团”,针对春耕生产的技术难题,开展智汇春耕行动,共查看麦田8300余亩,蔬菜大棚76个,培训技术骨干900多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1000人。

  从产业振兴到人才培育,从生态保护到乡风建设,东明县政协委员的社情民意信息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据统计,自2022年至今,东明县政协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推动解决乡村振兴领域“急难愁盼”问题超320个,带动建成特色产业基地200余个,收益群众超30万人次。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政协委员正以社情民意为笔,以务实担当为墨,书写着一个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动人故事,让“委员声音”信息链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枣庄市中打造“群众满意”政务服务新高地
 
0
 
 
 
 
推荐资讯
盘活闲置地 种出“好钱景”
盘活闲置地 种出“好钱
瓜果丰收采摘忙 农家喜迎“甜蜜季”
瓜果丰收采摘忙 农家喜
谷子丰收农民乐
谷子丰收农民乐
金秋收获忙
金秋收获忙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