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农业基础雄厚,农产品资源丰富多样。近年来,济南市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培育新型农业人才,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培养高素质农民学员2.7万余人,通过培育,一大批农民成为“新农人”,掌握了新技术、新方法,有了新思路,不仅实现了自己致富,还成为带领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领头雁”,激活了广袤乡村的“一池春水”。
2024年,济南市积极争取并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济南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通过系统化培育、产业链赋能和体系化创新,创新构建系统化培育模式,积极探索“学用贯通、育才兴农”的新路径,累计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817人,为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注入了强劲动力。
济南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做足调研工作,按需施培,有的放矢,分类覆盖。聚焦提升技能水平,围绕三产融合发展、乡村农文旅、农产品电商、乡村新型服务业、乡村运营管理5大专题,开展全产业链技术培训,遴选培训对象,分专题组班、分技术授课、分阶段培训。聚焦乡村运营管理,围绕服务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要求开展培训。聚焦乡村农文旅,围绕经营管理、绿色发展、品牌创建、市场营销、风险防控等内容开展重点培训。聚焦三产融合,从农耕文化、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培育……从源头上杜绝了“大水漫灌”式培训的弊端,让培训做到“适销对路”,通过“订单式”培育,让人才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培训并投身农业产业发展,济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不仅免费培训,还为高素质农民提供产销对接、信贷、项目等政策支持,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业水平。通过“平台+政策”双轮驱动,以济南市第三届海右人才节为契机,组织济南市第三届乡村振兴人才直播电商技能大赛;举办第三届海右人才节济南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系列活动,让政策红利得以直达田间地头。
此外,济南市农广校携手山东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成立济南市乡村振兴专家辅导工作室;山乡集团·天上的街市等8家单位与济南市农广校签订学员顶岗实习协议,为学员搭建实习实践平台。与此同时,成立产销联盟共富联社,打造高素质农民农产品“农者云歌”公用品牌,吸引44家高素质农民学员企业加入,不仅帮助学员提升农产品品牌的辨识度和竞争力,更能凝聚各方力量,让互助合作的共富理念落到产销实处。
长效赋能,全周期服务。济南构建起“精准滴灌”与“长效赋能”并重,以“全周期服务”推动培育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强化专业支撑。济南跨领域整合人才,组建由农技专家、电商导师、营销顾问、金融专员等构成的复合型服务团队,为高素质农民开展跟踪服务。吸纳“土专家”“田秀才”加入服务团队,邀请种植大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担任“田间辅导员”,以“本土经验”破解“本土难题”,提升服务契合度与实操性。
服务永不“下线”。在跟踪服务过程中,济南按产业需求分类和学员梯度分层,不仅“扶上马”,还帮助学员对接市场“送一程”,推荐学员加入订单农业项目,链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通过建设“培育成果示范基地”,遴选优秀学员作为示范,形成“一人带一片”的辐射效应。线上,通过“泉农通”小程序乡村振兴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即时响应,专家24小时内在线答疑。线下,建立定期回访机制,组织“田间学校”“观摩交流”,让理论在实践中落地。
“培育‘新农人’,壮大‘领头雁’。”济南市农广校校长田相旭表示,将持续深化“用”的环节,强化“带”的作用,注重“实”的成效。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