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市中讯 近日,走进位于市中区税郭镇的海立新材料科技(山东)公司石英石板材生产项目厂房内,工人正紧张有序地操作机器、调试产品。近5000平方米的石英砂原材料库房满满当当。“每条生产线都在全速高效生产,开足马力抢进度。”该公司副总经理孙忠辉说。
海立新材料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一家从事石英石板材、科技研发及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厂家。“在区镇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申报并通过了2024年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相关部门服务很周到,在项目申报、纾困解难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今年我们收到来自土耳其的三个订单,38个柜子,价值近600万元,截至9月份,公司营业额突破1亿元。”孙忠辉说。
“专精特新”企业具备技术创新和专业化优势,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今年以来,市中区制定出台了《市中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城建立区”提供强力支撑。同时,每年选取30家优质中小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力争通过3年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占市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0%以上,不断推动市中区“专精特新”梯度培育发展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在枣庄市隆源针织制衣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多种设备。近年来,该公司通过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平台金蝶KIS,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公司生产的针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法国、德国、南美等国家地区。1至9月份,该公司营收实现2200万元,同比增长8.68%。
“多亏了我们企业服务专员郑金伟,他在接到‘专精特新’企业申报的相关通知后,发现我们基本符合‘专精特新’申报条件,并鼓励帮助我们企业进行申报工作准备,向我们详细解读申报文件内容,指导准备相关的申报材料,对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公司于今年6月份成功入选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枣庄市隆源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梅说。
市中区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补短板、锻长板,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专精特新”企业孵化带动、跟进跃升的梯次发展格局,同时,深入开展金融助力、人才支持、助企服务等行动,不断强化“一对一”精准服务。建立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定期调研企业需求,精准提供“一企一策”专业服务,通过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各级各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利用创新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研发能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与“链主”企业合作,实现共享资源和技术支撑,促进协同创新发展。截至目前,市中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80家、省级瞪羚企业达到10家、省级单项冠军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4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家;去年以来,帮助三维汉界等23家高成长企业对上争取落实奖补资金750万元。 (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王海楠 满芮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