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都镇强 通讯员 丁延峻 报道
本报潍坊讯 “带几个人把旋耕机和播种机好好检查一遍,有问题赶紧修好。再联系一下厂家,把今年的化肥价格敲定。”近日,潍坊市潍城区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建海正在安排任务,选择良种、检修农机、储备化肥……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从农机服务起步,逐步发展到开展全链条土地经营服务。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一条村民以土地入股村股份合作社,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与村级合作社“社社合作”开展规模化土地经营的模式。
“去年托管的土地已经到了3.2万亩,今年再理顺理顺,继续扩大规模。”马建海说,自2019年6月在潍城区开展第一个示范村示范,到现在已有38个自然村采用了这种村集体土地经营模式。
农村土地集体统一托管带动专业化经营,为农业生产“藏粮于技”带来了可能。村级合作社把零散的“补丁地” “巴掌地”和“面条田”统一“打包”给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由合作社对土地重新归拢、化散为整,土地利用率增加了16%。同时,绿野农机依托200多台套农机装备,在成方连片的土地上开展专业化、规模化作业,实现了农业生产统一种、收,效率大大提高。
在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指挥中心,随着马建海在电脑上打开“数字农场信息平台”,一份田间数字地图呈现在眼前,随意点击一处合作社托管的土地,虫情、墒情、气象、苗情,农业“四情”信息一目了然。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数据。”马建海笑呵呵地说,田里装有传感器收集数据,这些经年累月积攒的数据,经过平台计算处理后,就可为水、肥等田间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让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加快落地。马建海介绍,绿野农机现在正下大力气对托管的土地进行农田水利及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去年建了400亩的高标准农田作为样板示范,到今年底的目标是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智慧化。
“三夏”时节,种粮最怕遇到连续阴雨天。在潍城区望留街道十亩田村,一组高高耸立、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塔柱状设备颇为显眼——这是由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潍坊市粮食烘干应急中心。这个烘干应急中心拥有5600平方米的仓储库房和1万平方米的大型晒场,两组烘干设备日可烘干小麦2400吨、玉米900吨,能满足5万亩土地的粮食烘干需求。
在该粮食应急烘干中心西邻,绿野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当地望隆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联合建设的肉牛养殖项目,已进入最后建设阶段。该项目养殖规模2000头以上,利用农田秸秆为养殖饲料,养殖粪便用来生产沼气,作为粮食烘干设备燃料,沼渣又变成最好的有机肥料,用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干农业时间久了,对土地就有感情了,希望通过让农业循环起来,把咱们的地力培肥,也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广袤沃野。”马建海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