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阳市不断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注重成果转化,以学促干,不断推动海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规范保落实,抓常抓实促实效。海阳市严细措施办法,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起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的理论学习体制机制。
海阳市制定出台《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对学习内容作出了明确部署和具体安排。编制印发《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专题学习材料》,供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日常学习参考。不折不扣落实“第一议题”“一学一报”及列席旁听制度,探索建立“会前自学+会上领学+交流研讨+会后巩固”的学习形式,形成完备有效的理论学习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学风建设,规范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档案,严格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考勤制度和补学制度,切实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确保理论学习沿着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不走过场。
今年以来,海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20次,带动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060余场次。
不光是传统的理论学习,海阳还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拓宽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为提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海阳市通过开办“红色课堂”、用好“网络课堂”、打造“基层课堂”,积极探索建立理论学习新模式。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和主题展览等形式载体,在地雷战纪念馆、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办“红色学堂”,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每年至少进一次“红色学堂”接受党性教育,强化党性修养。依托“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灯塔—党建在线”等学习资源丰富的“网络课堂”,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积极开展线上学习教育培训,使理论学习更加丰富化、便利化。开辟理论学习新路径,打造“雷乡好课”联学联讲这一“基层课堂”,将“政治课”与“技能课”相结合,线下授课与线上直播相互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配合,将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将理论学习融入发展改革,真正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今年以来,已开办25期“雷乡好课”,“线上+线下”受众8.3万人次。
海阳市始终坚持学用相长,把成果转化、学以致用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理论学习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针对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海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及相关职能部门,先期进行策划分析,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举行专题报告会进行解疑释惑,把中心组学习打造成为发展清障、为工作解惑、为群众谋利的群英会、推进会。截至目前,围绕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主题,先后举办5期专题报告会,重点就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90余次,全面推动学习成果有效转化。
今年以来,海阳抢抓国家“双碳”、航天强国、经略海洋、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纵深推进机遇,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以更宽思路、更广视野策划产业招商图谱,充分发挥要素优势,着力拓展市场大、可持续、收益长的产业门类,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卫星数据应用中心等一批省、烟台市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赋能发展。已建成国内首个跨区域核能供暖项目,加快打造航天全产业链集群,目前,已落地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263亿元,涵盖星箭制造、卫星应用、高端配套等多个领域,东方航天港荣获“商业航天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航空航天特色小镇成功入选省级特色小镇。
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海阳市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中心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着力把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助力发展的实际成果,为聚力书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精彩华章提供坚强思想保障和强大精神动力。
(中共海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