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山东德州大地上,拖拉机在田间驰骋,翻松土壤,为冬小麦准备好舒适的苗床。近期,在各地开展的实打现场,“玉米亩产900余公斤”的捷报频传。
“遇上了好年景,玉米生长关键期风调雨顺,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在夏津县东李镇1800亩数字化“吨半粮”生产能力试验基地,种粮大户张庆海笑着说。
去年,东李镇打造“5G+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每到关键节点,县里的农技人员会结合物联网平台的有关数据,给农户推荐符合小麦和玉米生长需求的灌溉、施肥和施药标准,利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自动实施喷灌施肥。“还应用了无人机遥感、地面监测和智能农机等新技术。”张庆海说,今年通过科学种植,小麦和玉米不仅收成好,还降低了化肥等相关投入。
德州市不断深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全市夏粮实现“吨半粮”产能创建目标的基础上,秋粮高产已成定局。去年10月底的断崖式降温让部分小麦出现严重冻害,今年5月中上旬,小麦又遭遇超级“干热风”,德州市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保春管。冬季,指导农户抗寒保苗;夏季,指导农户多次进行“一喷三防”作业,起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籽粒重的目的,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