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耿建荣
郭茜 报道
本报东营讯 10月11日中午,午饭高峰期过后,外卖小哥周子峰送完手里的订单,来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康洋社区“达wan家”护新加油站,和同事们一起吃起午餐。“平常都是我们为别人送餐,今天收到了社区为我们提供的免费午餐,心里真的特别温暖。”周子峰高兴地说。
康洋社区覆盖红星美凯龙、众城星街、东城万达广场3处大型商业综合体及百余家商铺,新就业群体众多,仅活跃在商圈内的外卖骑手就达200余人。今年5月份,为了让外卖小哥们在忙碌之余也能有个吃饭的固定场所,康洋社区创新就餐服务,依托商圈户外劳动者站点常态化开展“周三小食堂”项目,每逢周三面向辖区外卖小哥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午餐。截至目前,“周三小食堂”项目服务外卖小哥达2800余人次。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业态工作者主动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近年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服务群众路径,确立了以“政府购买+专业团队”“志愿服务+公益创投”“志愿服务+资源整合”为主的志愿服务运作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了200余支志愿者队伍,共计6万余名志愿者,打造了“一米阳光·让爱相伴”“早安金水·幸福之约”等9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构筑起“全街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深度聚焦“五聚”“五为”服务要求,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万余次,受益群众12万人。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动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发动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等不同群体中的“能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在无数“能人”带动下,文锦社区“06600老兵”夜间治安巡逻志愿服务队、锦辉社区“锦上添辉”手工艺人志愿服务队、东凯社区“启航”退休教师志愿服务队等一批批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涌现,以居民自治的形式积极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主体作用,使志愿服务稳步发展,保持长久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