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尚应刚 报道
本报东营讯 “从这齐刷刷的麦秸就可以看出,这大片土地是沃土良田!”6月18日,刚刚割过小麦的田野一眼望去依然遍地金黄,东营市东营区金丰农场场主庞增华蹲下身扒拉一下已悄然萌发的玉米,格外开心。这大片地曾是重度盐碱的撂荒田,如今已变成名副其实的大“粮仓”。受益于东营区盐碱地综合利用等耕地保护举措的实施,金丰农场“化零为整”流转农户近7000亩农田进行土地改良,种植效益逐年增高。
金丰农场的嬗变是东营区实施耕地保护带来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营区积极探索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新路径、新模式,实施了总投资1.69亿元的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坚持“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原则,引进耐盐小麦、耐盐大豆、耐盐高粱等品种,围绕“田成方、路成网、旱能浇、涝能排”治理盐碱耕地总规模0.83万亩,建设农田路网水利设施670处,新增耕地3127.5亩,增加粮食产能281万公斤。近三年来,东营区共实施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规模达9万亩,项目区内粮食单产提高可达10%左右。
东营区是石油之城,如何复垦利用大量废弃油井、闲置工矿大院是耕地后备资源挖潜的重要内容。工作中,东营区坚持耕地保护和服务油田增储稳油并重,着力破解土地复垦费预存、土地复垦和临时用地期限3大难题,采取未利用土地整理、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形成了“地企融合、粮油并举”的独特优势。目前,以复垦还耕、治理移交、有偿收储等方式,已有3023亩油气废弃地得到盘活利用,实施4个油田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产生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57.65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1285.45亩。同时,油田工矿废弃地治理带动废弃地周边约1.1万亩耕地得到有效治理。
实施城市更新是东营区提高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力举措。去年,东营区仅在东辛片区就拆除油田院落28处、个人和非油田院落45处,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腾空土地1068亩。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营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成武介绍,“东营区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聚力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加快西城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烂尾工程和闲置厂房专项整治等,积极推动低效用地出清、盘活、提效,为城市更新发展提供储备用地,最大限度释放存量土地潜力,有效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东营区还创新“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模式,选取219名网格员,同东营区、胜利油田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构建“分级管理、层层履责、一岗多责、责任到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33.87万亩耕地、16.77万亩林地、14.95万亩湿地资源保护责任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