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助力乡村善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临清市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议事会制度、监督小组(监督委员会)制度、村级财务开支联签制度以及完善村规民约这四项基层治理制度,凝聚基层干部、党员、群众共识,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从源头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破解了农村基层治理的难题。
小小议事会
激发大能量
“坑塘是咱村集体的资产,前期企业帮忙解决脏乱差的难题,如今再看,给村里带来的收益太少,不符合市场规律,建议与企业商议重新签订合同。”2月18日,金郝庄镇冯杨网格村民议事会上,村民唐德祥提出。
冯杨村内原有15亩废弃坑塘,布满垃圾污水,为提升人居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经原村“两委”商议决定,由恒发、环宇两家企业办理相关手续改造使用。农村“三资”清理工作开展后,许多被忽略的坑塘、闲置土地、不合理的土地使用合同等备受关注,如何充分利用闲置资产、规范集体土地租用合同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后经村民议事会集体商议,坑塘继续由两家公司租用,每亩租金由200元提高到850元,租期三年,为集体增收近万元。“以前有事定好了,喊大家通通气就完。现在将村务与村民议事会结合,才发现集体的智慧无穷大!”村党支部书记刘现勇说。
村民议事会是由村民代表、党员、村干部、法律顾问等组成,对村里重大事务进行讨论决策,并将决议结果、执行情况在线上、线下公开,以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缓解干群矛盾,提升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群众自治水平。
随着自然村整合为行政村,村级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原有的“四议两公开”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着力解决村务不公开不透明、村党支部书记权力过大等问题,临清市探索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议事会制度、村务监督小组(委员会)制度、联签制度、村规民约等“四项制度”。实施村民议事会制度推进民主自治,成立村务监督小组(监督委员会)加强民主监督,出台村级财务开支联签制度明确财务规范,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提升。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仅我们一个乡镇,便在三资清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移风易俗等各方面,通过村民议事会这个平台解决问题100余件,让村干部的决策规范了、村务变得透明了、村民的心气顺了,很多难事都得到妥善解决。”金郝庄镇党委书记陈永志表示。
村务“晒太阳”
干群心敞亮
为了促进干部规范行使权力,提升村务质效,临清市各村从村民议事会成员中推选出监督小组,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八岔路镇艾寨村有3000多人口,设有5人监督小组,“村里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的实施,哪怕是铺花砖、修下水道,我们都会从项目规划、建设到资金使用全程参与,并在村民议事会上公布实施方案,征求意见。让项目建设透明化,每一分钱都用得明明白白。”监督小组组长路建明介绍。在施工过程中,监督小组现场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小组成员认真记录区域内工程进度、用料情况,确保工期短、质量高、花费少,规避了工程质量不合格、工期拖延无人监管的风险。村务监督小组切实发挥自身监督作用,群众眼里看得清楚,心里也信服,干群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截至目前,临清全市593个自然村全部成立了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小组,共有议事会成员19012名,其中党员10512名,村民代表8500名。“四项制度”的推行,让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村干部的工作压力减轻,实现集体的事情集体议、复杂的事情大家论,将“小微权力”关进“笼子”里,晒到阳光下,把集体的钱花在刀刃上,开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是打造基层治理“临清样板”的有益探索。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程源 金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