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石如宽 谭佃贵
2月6日,农历大年初六,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35岁的村民孙振兴正在彩椒温室大棚内摘彩椒。他有两个同样大小的大棚,每个大棚长260米、宽43米,共种植3.6万株彩椒。“我2019年投资120万元建设新式大棚,两个棚占地35亩,用上了智能设备,我们一家人完全干得过来。”孙振兴说。
在孙振兴的两个彩椒大棚里,有自动放风机、自动控温机、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等,放风、控湿、控温等环节,都实现了智能化操作。像这样的智能设施,在东斟灌村新建大棚的应用率已达90%。“原来我村的五彩椒单果重200至250克,得益于新式大棚的应用,现在新大棚里生产的彩椒单个达到了300克,并且形状正、色彩好、口感好,质感如翡翠一般。”东斟灌村村主任李春祥说。
这样的两个大棚,孙振兴每年毛收入约100万元。“我有了经验也有了信心,加上各种智能设备,有把握做得更好。”孙振兴说,他最初在海上当船员,每次回家时,他都能感受到村里种植彩椒带来的可观收益,于是在2017年回村租棚种植,并于2019年投资建设,有了自己的大棚。
“我们村现在返乡种大棚的年轻人大约有550人,其中‘80后’有130人,‘90后’有20人,有返乡大学生21人,退伍军人26人,这些年轻人有文化、有知识,关键是思想解放。”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说。
正是这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投身蔬菜产业,才让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得到更快速的推广,也进一步加快了寿光蔬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近年来,寿光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蔬菜产业优势,年轻一代的新农人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多年来寿光一直在“留才、引才”上大做文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农业产业现代化,留住敢想、敢干的年轻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思路、新活力,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利润。
“原先做菜农很累,现在没有那么累了。现代化的设备都很齐全,比较省工省力。”寿光古城街道前疃村村民张鹏说。之前,张鹏、杨晓丽夫妇在寿光市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2016年,他们听说村里整体规划园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返乡创业。自己的积蓄加上父母支持,建起了现在的大棚,当年就收回了成本。再加上现在村里的配套服务好,从买苗到卖菜都不用出村,他们感到种菜很轻松。
“现在手里确实有钱了。这两年建了两个棚,家里也盖上了新房子,日子越来越好了。”杨晓丽说,现在设备很先进,都是全自动的,用手机就可以控制,浇地都用滴灌,电脑控制,比较省工省时。
如今在寿光,中青年已成为种菜管棚的主力军。近5年,寿光返乡创业、回村种棚人员增加了20.6%,仅洛城街道就有600名大学生回村种棚。 |